啾啾鸟 发表于 2016-11-5 21:59

在中国 楼市早已沦为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对无限发展下线的骗局的称呼,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庞氏骗局中主要有三种角色——肇始者、助推者和受骗者,简单地说,就是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老百姓。

跌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观望中看衰,看衰中待跌。

利好来的时候开始疯涨价,涨的时候全民加速上演现实版抢房大戏。

它跌你等,它涨你抢,这是一种病态!

02

在现今中国房子已经成为商品,但是有不同等于商品,因为它比商品肩负的使命略有不同,房子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最佳投资商品,有点像白酒,越放越保值还能升值。

再看房子的使用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一个遮风蔽雨的地方,让我们建立家庭和感情生活;它是我们每天生活、生儿育女的场所(我们在房子里煮食、做爱、吵架和抚养小孩);在不稳定的世界里,房子保护我们的隐私和安全。

房子也可以成为某些人彰显自身地位和社会归属感的工具,成为财富和权势的象征、个人和社会历史记忆的符号,以及彰显建筑成就的标志;它也可以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赞叹建筑之优美。房子也可以成为胸怀大志的创新者的工场,例如硅谷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那间著名的车库。

但房屋的交换价值又如何?在当代世界里,我们一般必须购买或租下房子,才能享有使用房子的特权。我们必须为此付出金钱。问题是:为取得房子的使用权,我们必须付出多少交换价值?这个“多少”的问题,如何影响我们在想要和需要的房屋用途之间做出权衡?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答案其实相当复杂。

03

房子已经成为投机商品,房地产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块头。

曾有一段时间,人们几乎不必付出金钱,便能盖好自己的房子:土地是免费的,劳力是自己付出的,许多物料取自周遭。涉及金钱的交易仅限于购买斧头、锯子、钉子、铁锤等。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的贫民区,穷人仍然会用这种方式建造自己的房子。巴西的贫民区便是这样盖起来的。

房屋也可以“定制”:你有土地,雇用建筑师、承包商和营建商,替你根据某种设计盖一间房子。房子的交换价值取决于原料和劳力的成本,以及建屋相关服务的收费。交换价值并无主导地位,但可能限制创造使用价值的可能性(例如房主的钱不够建一间车库,又或者某幢豪华府邸因为资金耗尽而少了一个侧厅)。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许多人以这种方式增加房屋的使用价值(例如横向扩建房子,或者加盖一层)。

不过,在世界的多数地方,房屋是一种投机商品,建出来在市场上销售,任何人负担得起和有需要都可以购买。房子的交换价值除了取决于基本的建造成本(人工和物料的成本),还取决于另外两项成本:投机建造商希望赚取的利润(他们承担最初的必要资本支出,并支付相关贷款的利息),以及购买土地或向地主租地的成本。

也就是说,交换价值等于实际建造成本加上利润、贷款利息和资本化的地租(地价)。开发商的目的是取得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替其他人创造使用价值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因为这种活动本质上是投机的,真正重要的是房子的潜在交换价值。不过,开发商并非必赚不赔。他们显然会精心策划一切,尤其是房屋销售,尽可能避免亏损。但是,风险总是有的。在这种模式下,交换价值主导了房屋供给。

执子之手 发表于 2016-11-5 22:19

别傻了,唱空房地产的人实属病态才对,其一:国家以房地产为经济支柱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型。其二:大部分人买房子都是贷款买的,当房子的价值还不如银行贷款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违约,从而造成到处是官司,到处的房子豆归银行,最后还是国家的!其三:中国现在的经历并不是泡沫经历,都在做实体经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如果真的崩盘的话后果可想而知!其四:把房子当作住家而不是一种投资商品,自己无关紧要!

我的爱 发表于 2016-11-5 22:19

活该,套死这些死逼,谁叫你妈的拼命买房子,炒房子的。

丝丝绕颈 发表于 2016-11-5 22:19

对于有钱人说人家买100套房子手里依然有钱,穷人没房也没钱,俺是不相信跌了.

jiwenjing1989 发表于 2016-11-6 11:44

小手一抖,经验到手,为了升级,到处游走,纯 属路过,不要介意,高抬贵手,立马飘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中国 楼市早已沦为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