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y 发表于 2016-11-8 12:02

东北经济低迷背后:外来企业沦为“唐僧肉”

  “妈X,你一定是脑子进了水,才会选择来东北开公司的!”
  不久前,一篇题为《你一定是脑子进了水才会选择来东北开公司》的文章,在网络激起千层浪,直指如今的东北工业萧条,地产萎靡,债台高筑,官僚主义,经济垫底,财政窘迫……典型的“经济硬着陆”。
  文章虽多有夸张之词,但折射出东北经济低迷的严峻现实。
  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的GDP增速位列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倒数第一、第三、第四名。
  东北到底怎么了?
  多位专家剖析原因,除了产业结构、外部经济环境,人的因素难以回避:不少外来企业被当地当成“唐僧肉”,进退两难。
  国家行政学院专家竹立家把脉:“只有加强党风政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振兴东北经济才有望。”
  “北京时间”获悉,黑龙江省长陆昊专门批示上述文章,省政府办公厅将文章专件下发全省各市、县政府、省直厅局单位,要求认真阅研,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为维护经商环境,东北政府部门也在“下狠手”,过去的5个月,仅黑龙江省就有70名干部因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被问责。
  企业老总进退两难:我拖不起了
  2016年10月28日,袁春艳与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市内)谈崩了。
  袁春艳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谈判了,但每次都不欢而散,她说,“我实在有点拖不起了。”
http://photocdn.sohu.com/20161108/Img472562572.jpeg2

袁春艳公司开发的楼盘项目 图/北京时间
  在上海,袁春艳有着“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称号,企业旗下产业涉及光纤、电动汽车、酒店服务业等众多领域。
  2011年,袁春艳做为东京城林业局的子弟,被家乡父母官从上海招商到东京城,注册了牡丹江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华盛地产公司),投资开发地产项目。
  其后,由于东京城林业局存在多项违规违纪,袁春艳认为给其带来巨大损失,双方就赔偿事宜展开多轮谈判。
  袁春艳告诉“北京时间”:“之前,家乡人只要到上海,无论是公干还是旅游,我那里都是落脚点,见着家乡人倍感亲切,吃喝住都是我全包。”
  正是基于此,在家乡人多次劝说并牵线下,她才回到家乡投资。
  2012年1月10日,东京城林业局与华盛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棚户区改造协议书》,合同约定如下:
  林业局负责棚改项目立项,项目房屋征收补偿,保证项目除商业服务用地外,土地出让金、行政性收费免收;负责电力、供水、排水、通讯网线、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接至建筑红线。
  华盛地产公司负责为林业局建设新的林业机械厂、还建社区医院、城管大队,建设新厂及还建楼房等费用冲抵原址开发的土地购买费用,双方互不相欠;负责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回迁。
  袁春艳告诉“北京时间”,公司前期拆迁、基建已投入5000万资金时,林业局突然告知棚户区改造项目黄了,要以商业开发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由于前期投入已无法撤出,无奈之下,袁春艳对征用的2.48万平方米土地交纳了出让金、契税968万元。
  袁春艳说,“违约,这才刚开始。”
  原本合同约定林业局负责项目相关手续,后来林业局也让企业跑办,并告知“东北就这样,先干活后补手续”。
  接下来,项目的排水工程,林业局打招呼自行承揽;电力设施动迁工程,林业局亲自承揽;房子销售时,林业局帮朋友打招呼优惠购房。
  袁春艳说:“领导都明说了,如果不照办,以后手续也难办。”
  “投资前,一切条件都答应,投资后,一切条件都成空!”袁春艳感叹,这是回家乡投资最深的感受——外来企业就是“唐僧肉”。>>东北事业单位遍地:正处级动物园正县级度假区
  告倒了林业局 钱依然难追回
http://photocdn.sohu.com/20161108/Img472562573.jpeg2

袁春艳在家乡投资中损失巨大 图/北京时间
  涉嫌违约失信、不作为、乱作为,2016年3月,忍无可忍的袁春艳将东京城林业局投诉到黑龙江省委优化环境办公室,要求对东京城林业局进行问责,赔偿企业损失1.6亿元。
  黑龙江省委优化环境办转交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纪委立案调查。
  “北京时间”查询到纪委调查结果:在项目招商引资和工程监管过程中,东京城林业局存在六项违规违纪行为:
  一是与开发公司签订棚改合同,承诺项目享受棚改优惠政策,但实际上项目未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无法享受相关政策。
  二是项目未批先建监管不到位。
  三是林业局住建局长张树仁存在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四是林业局计划科科长刘久波,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对项目实施立项批复。
  五是林业局原副局长吴精财违反廉洁纪律规定,退休后接受原管辖业务范围内公司聘任并领取报酬。
  六是该林业局城警联勤执法大队执罚程序违规。
  最终,东京城林业局时任局长孙书功、现任局长蔺家申,副局长刘玉江等11人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免职等处分。
  袁春艳拿到处理结果却高兴不起来,处理几个人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关键是谁来承担公司损失?
  为此,袁春艳找到东京城林业局,被告知上级纪委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华盛地产修建一条路的损失。至于林业局强占企业征用土地、违约修路造成商铺错过销售黄金期等诉求,不予受理。
  2016年9月27日,袁春艳找到黑龙江省委优化环境办刘玉和主任,请求帮助协调。
  袁春艳说,“刘主任当着我的面,给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打电话,要求对方充分考虑我的诉求。”
  之后,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常务副局长马建路告知袁春艳,研究后给予答复。
  2016年10月22日,马建路短信告知袁春艳,“建议根据纪检部门查出林业局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给造成的损失,进行协商。如不能满足要求,就到法院起诉林业局,这样更公平。”
  袁春艳说,如果走司法程序,以请求赔偿额1.6亿元计算,拿不出高额的诉讼费。另外,律师也不愿代理此案,原因是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单位性质特殊,即使立案也在东京城林业局法院,律师担心官司受阻。
  协商处理被拒,官司又打不起,袁春艳陷入两难抉择。
  2016年10月26日,袁春艳来到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想当面找总局领导谈一谈,被门卫阻拦,电话联系亦无果。
  袁春艳向门卫索要马建路办公电话,以便在来前电话预约,门卫告知,系统办公电话都是小号,外部打不进。
  袁春艳徘徊在大门口慨叹,真是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
  她无法接受的是,既然纪委都认定了东京城林业局存在违规违纪,人也都处理了人,为何赔偿就这么难?
  袁春艳告诉“北京时间”,自己在上海从商多年,上海只需按规矩办事,根本不存在东北这种现象。
http://photocdn.sohu.com/20161108/Img472562574.jpeg1

袁春艳被挡在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门外 图/北京时间
  2016年10月28日,袁春艳争取到与东京城林业局一次对话机会。
  东京城林业局纪委书记刘国军建议:“七项诉求一个一个谈,谈妥一项再谈下一项。”
  第一项“林业局乱作为造成华盛地产公司修路损失”谈判中,袁春艳诉求赔偿470000元,而林业局认定330000元。
  第二项“林业局住建局长张树仁利用职权帮朋友打招呼优惠买房”,袁春艳认定优惠了100000元,而刘国军说上级纪委调查结论只认定了20000元。
  “北京时间”发现,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纪委调查结论中,张树仁承认优惠减免100000元,而纪委向购房者核实时,购房者称只优惠了20000元,调查结论由此而来。
  双方分歧过大,对话被迫中止。
  11月3日,双方再次对话,终于就第一项诉求达成一致,袁春艳获赔330000元。
  企业家感慨:地方政府没信誉
  外来企业投资东北,处处遇阻并非个案。
  浙江企业家张立平告诉“北京时间”,自己上世纪90年代初曾任职浙江绍兴外经贸委,曾带领当地企业前往新加坡、越南等国家承包工程,由此也结交了大批优秀企业家。
  他还是沈阳绍兴商会的会长,曾牵线搭桥一些南方朋友前往东北考察。然而,了解当地政风民风后,考察者得出这样结论:浮夸宣传、胆子太大、法制观念淡薄。东北成了考察者的反面典型教材。
  张立平说,自己至今对投资东北的第一个项目记忆犹新。
  2007年3月28日,在杭州招商会上,浙江卧龙集团与沈阳沈北新区签约投资一地产项目,项目土地面积200亩,双方约定企业15日内付定金2000万元,沈北新区政府负责土地6月份完成动迁。
  张立平时任卧龙集团投资部总经理,企业筹备入场前,张立平一行4人代表卧龙集团前往东北考察,
  发现这块地一点动静都没有,村民还在照常居住、种地。
  “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政府没有信誉”,张立平提出撤回投资,但遭到老板反对。
  集团认为,沈北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的第四个新区,投资前景广阔。
  张立平很快发现,集团在沈阳投资的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合同都是两个版本,一个“对上版本”,投资额度高,一个版本系实际投资额度,并约定返还额度。
  “政府违返土地法出让毛地,从这不难看出,政府财政没有底子,拿不出动迁的钱,只能先出让毛地。政府拿开发商出让毛地的资金完成动迁,那么,合同约定返还投资商的钱又成窟窿。”
  张立平说,2009年至今,沈阳沈北新区累计欠下集团1410万元土地返还金,直到2014年才返还了700万元,仍有710万元待还。
  有时,张立平和熟知的沈阳官员开玩笑,“你看合同都是你们写的白纸黑字,你们违约了,我是可以告你们的。”
  而当地官员回应,去告吧,告也告不赢。
  张立平说,“在南方,政府不诚信面临吃行政官司,这是很严重的事情。”
  2012,张立平投资辽宁本溪125亩土地项目,4年时间,政府未完成动迁,原因是一个厂子搬不动。
  最近,张立平找到本溪政府部门理论此事,对方表态说要收回土地。
  土地收回应具备两个条件之一,一是国家建设需要,二是征用后两年未建设。
  张立平认为,没有建设的责任是政府承诺的动迁没有完成,微观地说严重影响了短线投资的回报黄金期。
  张立平气愤地说:“我算是看透了,政府要的是面子和政绩,而我们投资者要的是效率和效益。”

爱的代价 发表于 2016-11-8 12:03

东北的投资环境真的实在太差,我们是南方的一家科技公司员工,用我们老板的话说这辈子再他妈不去和东北人做生意,我们业务接触的东北人典型的爱吹牛逼,不干实事,没有一点诚信意识,700多万的设备投进吉林四平市一家公立医院,投进去,到后来只回来150万,8年了,那个企业受得了,合同契约精神在东北就是一张废纸,没他们的脸皮厚,厚颜无耻已经无法形容他们了

健雄 发表于 2016-11-8 13:50

路过

缘分天空 发表于 2016-11-9 12:47

十年撸管泪茫茫,左手忙,右手忙,望着床,思故乡。屌丝泪先行,富帅恶如狼,精满面,白如霜。纸巾拭精染浓妆,望邻房,正匆忙,提着裤,脱在床。狼烟便地起,清泉叮咚流,吾长叹,怎能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经济低迷背后:外来企业沦为“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