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研发“不醉酒”:9人测试仅1人达到酒驾
酒精穿肠过,喝了却不醉。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王利华研发了一种“不醉酒”。昨日(12月9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他的实验室一探究竟。 王利华介绍,喝醉酒主要是酒液下肚以后,乙醇进入血液,并在全身循环,从而影响大脑意识,此时驾车就有醉驾风险。王利华研发的“不醉酒”控制了乙醇进入血液的时间和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王利华在白酒里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可食用物质,这样的“酒”喝下后,在胃里形成了凝胶,大部分乙醇被固定,从而减少了进入血液的乙醇量。“经过测试,9人饮用100毫升以内‘不醉酒’1.5小时后,只有1人达到酒驾。”http://photocdn.sohu.com/20161210/Img475477009.jpeg1模拟喝酒入胃。 在实验室,王利华还原了这一过程。在一盆人工胃液中,倒入加了食品级海藻酸钠等物质的普通白酒,搅拌后,可以观察到酒与胃液的界面产生了稳定凝胶层。“海藻酸钠遇到胃液里的酸形成了果冻的形态,把乙醇包在其中。”王利华还表示,喝下“不醉酒”后,最终会通过消化道的微生物降解掉,或者进入大肠直接排泄掉。 解决了喝了不醉的问题,但“不醉酒”好喝吗?"不醉酒’保留了酒的嗅觉和口感。”试酒组成员、大四学生李亚超告诉记者,样酒唯一缺点就是入口有粘稠感。目前,王利华已为他的“不醉酒”申请专利。
一切造假害人的事件的罪魁祸首都是所谓的科学家。。。如何加工毒品。三鹿奶粉,地沟油,人造拿鸡蛋。假药,假酒,伪基站,网络骗术,电话诈骗。。。所以打击伪劣产品的方向应该定位于严惩重判黑心的科学家!!!! geitbur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