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7%,CPI上涨2%,进出口继续保持顺差。6.7%的背后,是我国经济的一个“好格局”——经济“稳”的态势继续保持,“稳”的基础加强。而从近日陆续公布的多个省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好格局”,还是“稳”的态势,都与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息息相关。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哪些积极因素正在集聚?经济增长孕育的新动能又从何而来?
3 E9 p8 A- t$ J( \- {5 B. M) W. ?6 T, @; `/ g4 l; K# |
1、“双创”促增长:3 Z# [, {" | G q; A
( y2 g. t! F: Q$ U; {7 M新趋势展现新活力! m8 t; v4 }% Z1 u3 d4 }, g5 w
9 ?. | C% l5 [# c2 D6 g【案例】& D6 k3 T6 Y3 P1 ]7 @; z* _
; W5 ^1 o2 {0 \4 E' P; P“这是3D打印而成的中国象棋,通过我们的云制造平台,可以让客户的设计和创作不只停留在三维数据世界里,而是能够在现实中快速还原。”在日前由工信部主办的2016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南京一千零一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获鼎告诉记者,他们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让制造变得更简单,“按照当前增速,预计明年公司年收入可达5000万至1亿元”。
$ q# |9 @* J' U" \
$ A- \2 y0 b: O7 d. U6 X. |“创客平台聚集了很多创新元素,创新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工信部信息中心主任孙蔚敏说,未来将通过激励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双创”生态链。
) A( }5 ?' E5 R1 {: R: {
; m- F3 m& c* t实际上,“创客中国”不仅是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经济新动能不断孕育成长的一个真实写照。% q9 N6 I# v: o1 O
4 ^: b" @' s; x3 n1 k$ Z. j3 e从企业注册数据来看,创客群体的不断扩大,让各地区新企业、新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401万户,同比增长27%,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户,明显高于前两年。
* l3 q( \1 L, u1 D0 }. @" a" ]; ?( W0 M' X" @. ^" r2 w
就各地情况而言,不少省市的新增企业都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好的趋势。比如,前三季度,天津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280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2万家,累计达到8.5万家;河南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28.3%,日均新增663户,1至8月全省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5509件,比上年全年多126件,同比增长62.6%;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3年的8900家发展到目前的3.8万家,翻了两番,“科技小巨人”企业达1655家,年均增长80%以上。, ^: y5 f0 U$ J( z6 F Z6 Y
4 I% k) v8 w% x; a4 h从动能转换看,创新热潮使得新经济、新动能孕育成长,传统动能不断调整、改造、升级,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对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 J$ j5 p7 w+ X$ N8 P/ Q, p3 M7 c" P! g. [3 I* p! u
前三季度,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5989.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总产值增长47.6%;浙江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9.3%和8.7%,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7.0%、50.7%和29.5%;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51187台,同比增长1.9倍,代表高端先进制造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6.4%。 `$ s7 N1 d/ i* x9 B3 d) n
; \* f- Q$ C3 M. ?4 [: e& G
另外,创新也在不断释放我国的经济潜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更加完善。比如,前三季度,河南传统支柱产业产品结构向质量更优、技术含量更高的方向调整;陕西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高于能源工业增速13.8个百分点;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8%,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
8 t2 K$ D0 L: G0 l; q6 p8 Q8 ?1 }8 x5 Y, |( o
2、服务业“唱主角”:" S0 z: X/ X" h
0 W7 w+ e. D/ X* u新结构激发新动力0 L/ u5 G1 n+ J
# }, l$ O7 }& s( w$ z% m, r
【数据】
4 d- n" ^/ P& [+ b0 F
7 o3 {9 p% Q! A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52.8%,比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5%。“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为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发力。”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说。
; H6 @% L4 d8 p. ?& m( u/ I3 L) W1 T C: e' q' V6 X
截至10月24日,从各地已公布的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四川、宁夏等10余个省区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第一、二产业。其中,多数地区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 l: e+ I2 }# o1 X
9 `5 }) i, ?: f8 W7 F. t以上海为例,前三季度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529.6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13亿元,下降12.1%;第二产业增加值5630.27亿元,下降0.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38.27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9%。3 p2 W3 P0 N" J: z! S- Q2 \
$ r& p8 \; q4 [% C
如果从服务业增加值来看,上海虽然表现极为明显,但并不是个例。前三季度,天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河北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2%;河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1%;湖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1%。
+ y3 B- R' v* w. U* `5 y+ [/ j3 L9 }; W8 v6 ^- m: ?0 t \' V- E, Q
不少专家认为,前三季度服务业的抢眼之处不只表现为“量多”,更表现为“质优”,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激发新活力上唱起了“主角”。比如,广东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5%,预计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2%左右,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
/ n- l T- w/ I- |7 b$ U% U, B5 L: }# z3 O+ x. f7 g
许剑毅提到,在新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前三季度我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0.8%,科技服务业增长11.0%,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增长14.7%,生产性服务业增长9.5%。
* s6 y. o. L6 |& ?- g V5 r1 p! H
}. K* j2 ?" }, L+ }) {3、“互联网+”助升级:
& ~3 \0 I% P/ E0 \1 Q
- ^4 j; i" D: d9 F5 m f新业态催生新经济1 `- b" q5 [& H5 [. i% A$ k. n* M3 e
) z/ O" T* e0 t
【案例】% o6 Z2 K: P5 v" A: O* z
% R, n D6 y. z: D+ f% w8 T7 H7 p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老兵”,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互联网+智能制造”的设想,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成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采用新型生产制造手段,正借助“互联网+”实现新的跨越。“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既是国家的战略决策,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大连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永开说。5 Y0 `% A0 c8 k. w
- w" l" E5 \9 R+ ?
创新,不只是新兴企业的专利,传统产业也可通过“互联网+”实现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延伸。
3 n6 e+ L; [) @- {: ^' k: V
# v W; ?: V, S! N, H, V“‘制造+互联网’一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谁善于把握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个大趋势,谁就能把握住全球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3 r+ ~' y' _# P" D h2 N
: `$ T3 [/ Q' s9 _; A* U除提升传统制造业之外,“互联网+”也在不断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1%;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快递业随之迅猛发展,业务量同比增长54%。# X& }! e3 U# N- k
0 W+ F; {: O8 \
从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多个省区市“互联网+”相关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以青海为例,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客房和餐费收入分别达到1804.3万元和4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倍和1.4倍。- X5 }! d' U: F3 ^3 e8 o0 \/ q' n
1 N1 v) k. I3 K+ Q3 H% a$ Y在天津,限上单位网上零售额271.59亿元,增长57.3%,网上零售规模超十亿元的企业有8家,网购活跃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长64.7%;在河南,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增长60.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10.8%;在广东,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达50.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0%。1 @. Y5 _9 r5 A$ y! ^# T
5 E' ?' m* v- r# `9 V& e( a' U5 ~
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层出不穷,也营造了新经济的增长空间,催生出一批新模式和新业态。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约车、第三方支付等“借网而生”,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普惠金融、智慧城市等新模式愈加火热。9 k6 t/ }! U0 m- S6 ?& @1 A
" e- @+ C: v1 ?! B# K+ s专家认为,未来“互联网+”将不断催生新业态,促进我国经济动能转换、结构升级。“从三季度数据来看,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速的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了重要的起点和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张立群说,在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巩固企稳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增长体制机制,提高增长的“含金量”。
6 N8 ?! N- l8 a7 N9 |6 l! c/ K! L }1 ~' w' f" i, M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