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论坛—常州最大的百姓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回复: 4

[百姓爆料] “男童坠井”事件四问:枯井是否存在监管不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救援持续了100多个小时后,11月10日23时10分许,据此次营救工作的副总指挥吴素杰介绍:该落井儿童已经找到,但经确诊已无生命体征。
7 ~3 v* _8 w) U8 U% L' Y) W# }8 M3 \' l8 L; l8 n( E& h
11月6日11时许,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枯井中。
4 [- w' Q& L. `" U: i
$ p, B# B. ?. _2 Z* |- s& X随后,当地官方和民间组织力量进行不间断作业救援。据统计,枯井周边已被挖出直径120米的大坑,动土20多万立方米。救援现场共接收社会各界捐助17万余元,现场救援仍在继续。+ A' E6 q2 D! }1 x- T9 N2 o

; t) }% a0 {0 X8 X1 {; E  y这场漫长的救援行动还在继续,但男童聪聪仍未见踪迹,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质疑。梳理出网友关心的问题,并向当地政府部门和救援人员寻求答案。# r; ~2 z9 \9 D+ B0 y
6 N3 s: I3 a7 E% H/ U
1、为何一直无法确定井底有人?2 h2 Y# @2 f% ~8 n/ e

5 I0 K$ f# V; z. G( m4 S“至于到底有没有人,我不方便透露。但我能告诉你的是,截至16时许停止挖掘,我们利用各种仪器,均未能在井底找到与孩子有关的任何迹象。”11月10日19时许,蓝天救援队队员王东升如是告诉澎湃新闻。. x, `3 x" O' {5 S
" J7 t' W! ]* Q; j
自从11月6日被父亲赵向阳报警称掉入枯井后,6岁的聪聪便再无踪影。消防救援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救援的第一天,他们就使用了生命探测仪,但他拒绝透露探测结果。
5 z) j* u: d+ I+ X  E5 L! L
* y* v# q) x1 s( d) X$ f保定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在媒体通报会上称,救援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方式来探测男童生命迹象,但由于井下的环境复杂,井口窄,湿度大,可见度模糊,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坠井男童的线索。
6 y! p* M$ S) p& W1 B. s7 K
9 |- y4 S( m( n当天18时30分,蠡县县委书记陈春霞短信回复澎湃新闻称,营救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落井男童聪聪还没找到。
) q8 v4 X' X9 N6 ?- H( \6 ]+ |( E1 s' O' _& H: Z
聪聪的舅姥爷宋建党11月10日13时告诉澎湃新闻,当天5点左右,他与一亲属和另一名前来帮忙的村民进入现场进行挖土作业,作业现场并没有出现水,开始土比较坚硬,后来相对好挖,作业面氧气较充足,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他从井口通过灯光照明向下看到,井底只有一小堆浮土,没有水和沼泽,还没有见到孩子的踪影。
7 ?0 w2 W  K. N  k# n7 k- [" @/ w, Y
$ C1 D) g7 \" P8 Z9 U/ @超过100个小时的挖掘后,已接近井底,为何依旧难见聪聪踪迹?有救援专家在接受媒体时表示,水井底部的泥沙、沉积物含水量大,承重能力很弱,人落在上面就像踩在沼泽地上一样会陷进去。因此,即便下挖到了所谓“沙土井底”,也无法看到孩子的具体位置。
5 M4 x5 `  }. W; M, q4 r5 _1 C" @' {- P
不过,11月10日晚央视《东方时空》报道称,事发枯井从地面到变径管一段长约40米,井内直径27厘米,变径管以下小于27厘米,截至当晚节目播出,救援已进行到变径管附近,仍未发现孩子的踪迹。
& ?( j6 m+ [# p/ n8 P+ x8 |, e
3 m8 M; L) x! X: {0 O& W* L$ u蠡县县委书记陈春霞11月10日短信回复澎湃新闻称,营救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落井男童聪聪还没找到。据央视报道,当地政府要坚持救援到底部为止,如果找不到孩子,就交由公安机关介入,以刑事案件进行调查。# I$ ^( {! N, h" Y% k. {  _

4 w( r; Q7 k6 u$ Z2 U/ r2、“男童坠井”时现场如何?8 K, R# B2 J. M9 w; [9 \
* i& G: o: z* n
救援人员在坚持不断救援时,孩子的舅姥姥11月10日告诉澎湃新闻,派出所11月10日10时10分左右把孩子父母和爷爷带走,是跟着警方的车走的,孩子父亲不愿意去,被警方强行带走。
/ }) x1 @+ x$ S
8 c- Z: A, H2 c6 {, W" Y蠡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敬东告诉澎湃新闻,公安部门带走家属是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孩子体态特征,包括身高、体重这些信息,了解完孩子掉井前的一些情况后就回到了救援现场。
& D$ }/ H1 {7 j6 S% E' q( p, Q
, V* _. z3 K; t1 U7 `  C. @) \: O  Y对此,有网友提出警方接到“男童坠井”的报警后,是否曾向家属核实详细信息?
0 o; E& t" P) b! S6 Z8 `" Z
% a$ t% k6 m' l对此,《保定日报》11月8日曾报道称,赵向阳第一时间向县公安局110报警,同时向村“两委”求救。公安部门和村干部接到求救后,迅速派出救助人员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蠡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营救落井儿童。
+ C7 P; f3 P+ I* O
% \/ |8 V) R! J, @据聪聪父亲赵向阳事发后描述,枯井和地面相平,上面覆盖了一张薄板,薄板上覆盖了大约15厘米的土。男童和姐姐在旁边玩耍玩具,过程中,男童向爸爸喊:“这里有个坑”,还没等到爸爸回复,就掉井了,姐姐试图抓住弟弟,也没抓住。# |! J; D- H5 O% Q

5 X+ ?/ S5 {% ?4 O聪聪外公李先生说,这口枯井深约40多米、井口直径约30厘米,已建造十来年,已荒废约5年时间。“这口井枯了之后,没有回填,没有井盖,也没有在枯井附近树立警示标识,井口一直裸露在外。村里所有的井都没有(井盖和警示标识)。”
: z' X( p1 `7 k+ ^0 P" w1 B
! Y/ v- ^+ r; d8 u. }& H& i2 ?据河北电台报道,村民回忆报警经过称,确实看见落井孩子的父亲趴在井口,第一时间就报了警。
$ }2 Y; m1 j* K/ C. }( z1 |! _
央视《东方时空》在11月10日晚的报道中也称,警方接到报警后,进行多方调查取证,并且是在亲属签字后才开挖救援的。
* r. o, V- q' p0 n+ E; d8 B' Q8 {! [8 o5 o% b5 v: T
3、挖井是救援的唯一选择?
+ L* D  C( \; S8 b
; x7 l& E3 b  b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的救援专家邓跃晖告诉澎湃新闻,通常情况下,发生坠井事故后,如果井口足够大,就可以安排救援人员倒立下井实施救援,这种方法无疑是最快速的。但事实上,往往出事故的都是一些井口小、比较隐蔽的废弃井,成年救援人员往往难以进入。当救援人员无法下井时,救援队一般会选择使用深井救援器。
7 _/ B. y, |" K! b& e  a/ P6 K$ e
9 n0 K  ]) M# \5 a" _在他看来,通过挖井这种“最笨拙”的方式,在坠井周围破土挖掘,直到挖到坠井者坠落的位置,也许是这次救援唯一的方式。“在网上看到新闻后,我觉得已知的几种救援方式在这次事故中都不受用,一是井口实在太小,二是枯井太深,最关键的在于无法探清小孩的位置。”
1 n# E: m; u) k
' d) r$ A2 a% f1 d6 T8 S邓跃晖说,一般而言,使用深井救援器可以直接将井底的被困人员拉上来,但此次救援让他感到很奇怪,使用了各种探测手段,始终未能检测到小男孩的踪迹。看不见井底情况,救援器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 ^4 f" B" K0 K+ Q9 t) W3 w1 ]$ X& P7 c' Y1 q2 ?
对此,参与本次救援行动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王东升向澎湃新闻介绍,他于事发当天下午两点赶到现场,当时,可用的救援方式有挖掘、下放井下机器人、使用深井提升器等3种,但因设备使用条件受限,最终采用的是挖掘的方式。他介绍,只有井口直径超过50厘米,才可使用井下机器人。! m9 u8 F- d9 X3 }
' Q* D4 g% O  m1 ?' @' C6 G5 S
4、枯井是否存在监管不严?
/ f& z3 [$ a8 r6 S
) b- F  L0 E2 t$ N. |6 g事发后,聪聪的外公李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这口枯井深约40多米、井口直径约30公分。建于1997年,已荒废近5年时间。当地村民和邻村村干部表示,这些井用于灌溉,枯井后一般会回填,不知这口井怎么回事。, _, Q/ Z/ q( `" e) U$ U0 R6 z

0 C5 @% O1 g9 f第一个赶到现场救援的王先生也转述孩子父亲的描述称,枯井和地面相平,上面覆盖了一张薄板,薄板上覆盖了大约15公分的土,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也看不出那下面有枯井。' Y: ^1 ^5 ~$ q7 ~
% k% y7 Q) P- n) [* \" y1 @: Q! O* h
中孟尝村村民张建队告诉澎湃新闻,该村水井较多,但具体数量不明。“井枯了之后,我们一般都会回填,我曾经参与过(回填枯井)。但不知道他(跌落枯井的男童)掉进去的那个枯井,是否回填过。”( e; \0 A$ F: }6 U: ~

- k! `' u) t  n" b张建队称,村里打水井,主要用于灌溉,约50、60亩地有一口水井,事发枯井就在小孩家附近,“还能使用的水井,井口都装有水泵,掉不进去”。他告诉澎湃新闻,在日常,村里没有安排人专门管理这些水井。: l7 W- o( R# z

, v' E; }; B1 V. i- e! |; T- K距中孟尝村约10公里的赵锻庄村,农田里也同样有着数十口水井。该村村委会主任李广振告诉澎湃新闻,此类水井在当地十分常见,“只要发现水井枯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填。每口水井,我们都配有井盖。但他们(中孟尝村)是否做了这些措施,我不清楚。”7 `4 v5 y5 Y7 ]5 I2 ~% \

; H; y; g! Z1 i
发表于 2016-11-1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井下环境复杂‘’ 老子就看到这 往下再也不想看了 井下难道有森林?有悬崖?还有灌木及野生动物?? CNM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在这个井附近,离开这井5米左右,再打一口直径1米左右40米左右深的大井?像地道一样,横穿到小井,这样会不会比全挖简单快速?我不懂其他的,但我觉得可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突发事件,都在讽刺中国落后的科技技术水平。从沉船事件换了几次扶正方案,电梯吃人……就问问所谓的人才,培养人才机构,学校重点,实验班所谓的人才在这个时候有什么用?针对某种突发事件而投入工作的人,为什么没有在这次事件前就演练过如何有效率的解决这类问题?别给我提40米,直径小,你都能上天跑步,养蚕,看新闻联播了还有什么不是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养的艺术,其实就是说谎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北京秋花无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州站(QQ1415467672,1023578465)|西太湖论坛 ( 电话:18115021719 京icp备12035374号 经营性许可证:京icp证120520号 )

GMT+8, 2025-8-5 11:50 , Processed in 0.0622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