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援持续了100多个小时后,11月10日23时10分许,据此次营救工作的副总指挥吴素杰介绍:该落井儿童已经找到,但经确诊已无生命体征。
9 b; V Q {) k8 M5 i" A E
% X5 x3 T1 {7 J11月6日11时许,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枯井中。- @" n) B" d5 `! C* i. M
4 v; s i, W' s0 v# D7 k W
随后,当地官方和民间组织力量进行不间断作业救援。据统计,枯井周边已被挖出直径120米的大坑,动土20多万立方米。救援现场共接收社会各界捐助17万余元,现场救援仍在继续。' c. P7 k$ ]* P5 G" e5 `
! E) C2 U& M* d N `& G7 G这场漫长的救援行动还在继续,但男童聪聪仍未见踪迹,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质疑。梳理出网友关心的问题,并向当地政府部门和救援人员寻求答案。
9 C3 \8 H C8 I2 l
" t6 C3 `# T+ i0 y) Q* N/ I3 s1、为何一直无法确定井底有人?6 C3 T. K7 F4 w' i
8 ^8 N+ i1 ^, |6 _6 C# e6 g/ X“至于到底有没有人,我不方便透露。但我能告诉你的是,截至16时许停止挖掘,我们利用各种仪器,均未能在井底找到与孩子有关的任何迹象。”11月10日19时许,蓝天救援队队员王东升如是告诉澎湃新闻。# V& G3 X# ]$ k
) p$ J* R) ~* [! F% g' p* A" J自从11月6日被父亲赵向阳报警称掉入枯井后,6岁的聪聪便再无踪影。消防救援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救援的第一天,他们就使用了生命探测仪,但他拒绝透露探测结果。
6 G/ Z5 t E6 Z/ L# _1 s" V1 u% ^! g7 e* j8 U, o; W: M
保定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在媒体通报会上称,救援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方式来探测男童生命迹象,但由于井下的环境复杂,井口窄,湿度大,可见度模糊,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坠井男童的线索。
/ g* f1 t, \! C; s+ D6 h' k+ t& K9 W' O; e9 c
当天18时30分,蠡县县委书记陈春霞短信回复澎湃新闻称,营救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落井男童聪聪还没找到。
3 V4 g, A* H) e3 L* F( D$ k/ U( \
聪聪的舅姥爷宋建党11月10日13时告诉澎湃新闻,当天5点左右,他与一亲属和另一名前来帮忙的村民进入现场进行挖土作业,作业现场并没有出现水,开始土比较坚硬,后来相对好挖,作业面氧气较充足,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他从井口通过灯光照明向下看到,井底只有一小堆浮土,没有水和沼泽,还没有见到孩子的踪影。6 `8 c) H/ W$ V; ?
; t- s9 h8 Z/ F! J, m+ q; z
超过100个小时的挖掘后,已接近井底,为何依旧难见聪聪踪迹?有救援专家在接受媒体时表示,水井底部的泥沙、沉积物含水量大,承重能力很弱,人落在上面就像踩在沼泽地上一样会陷进去。因此,即便下挖到了所谓“沙土井底”,也无法看到孩子的具体位置。
8 n: w: d' ~2 T& g' y' t+ i
, R8 w; t: C& d5 ^! J9 I不过,11月10日晚央视《东方时空》报道称,事发枯井从地面到变径管一段长约40米,井内直径27厘米,变径管以下小于27厘米,截至当晚节目播出,救援已进行到变径管附近,仍未发现孩子的踪迹。
- G F& B% `/ m. j# f: s, M, C) `4 B6 z' g4 i
蠡县县委书记陈春霞11月10日短信回复澎湃新闻称,营救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落井男童聪聪还没找到。据央视报道,当地政府要坚持救援到底部为止,如果找不到孩子,就交由公安机关介入,以刑事案件进行调查。0 }+ _1 T b ]! E* Z, g: E
i9 g/ D' Z+ ]
2、“男童坠井”时现场如何?% I6 ~4 K# A% U
- p& s y. t& n救援人员在坚持不断救援时,孩子的舅姥姥11月10日告诉澎湃新闻,派出所11月10日10时10分左右把孩子父母和爷爷带走,是跟着警方的车走的,孩子父亲不愿意去,被警方强行带走。
0 a! K1 s9 e- h! K4 G: h, L2 r8 a5 L6 W1 K. k/ ~$ r
蠡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敬东告诉澎湃新闻,公安部门带走家属是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孩子体态特征,包括身高、体重这些信息,了解完孩子掉井前的一些情况后就回到了救援现场。* C Y% Y m; P4 Z5 n( e
$ T; M2 p' w1 f3 j# ?* y* k" Z9 e. H对此,有网友提出警方接到“男童坠井”的报警后,是否曾向家属核实详细信息?$ g+ k% Y8 Q# F+ K: R0 w
. g. y4 X3 r5 V7 o6 a2 Y* d对此,《保定日报》11月8日曾报道称,赵向阳第一时间向县公安局110报警,同时向村“两委”求救。公安部门和村干部接到求救后,迅速派出救助人员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蠡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营救落井儿童。
, @" x# l" E4 d4 m, x
0 q7 E2 O. T- L& M5 n3 r! L据聪聪父亲赵向阳事发后描述,枯井和地面相平,上面覆盖了一张薄板,薄板上覆盖了大约15厘米的土。男童和姐姐在旁边玩耍玩具,过程中,男童向爸爸喊:“这里有个坑”,还没等到爸爸回复,就掉井了,姐姐试图抓住弟弟,也没抓住。
, s, p" g8 b- e+ ^. P( Q; ?' `/ h
" h! Z6 t1 i9 p* D5 J' M聪聪外公李先生说,这口枯井深约40多米、井口直径约30厘米,已建造十来年,已荒废约5年时间。“这口井枯了之后,没有回填,没有井盖,也没有在枯井附近树立警示标识,井口一直裸露在外。村里所有的井都没有(井盖和警示标识)。”
$ k0 ^; w0 H- m
* V: a& U6 M4 O) B F `据河北电台报道,村民回忆报警经过称,确实看见落井孩子的父亲趴在井口,第一时间就报了警。
, ], Z$ A. _* ^9 U+ a* v: f$ O) _4 U4 Y5 A+ J4 U
央视《东方时空》在11月10日晚的报道中也称,警方接到报警后,进行多方调查取证,并且是在亲属签字后才开挖救援的。
% r$ q, _7 ]3 B% Z% z- [) ~& V! X) y* o" L9 W% X; @
3、挖井是救援的唯一选择?
% @6 z4 W" T$ x5 z* R
9 ?- I; f7 C; x8 X7 J0 h l; X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的救援专家邓跃晖告诉澎湃新闻,通常情况下,发生坠井事故后,如果井口足够大,就可以安排救援人员倒立下井实施救援,这种方法无疑是最快速的。但事实上,往往出事故的都是一些井口小、比较隐蔽的废弃井,成年救援人员往往难以进入。当救援人员无法下井时,救援队一般会选择使用深井救援器。0 L! n; H+ o' f" l
z' j9 a U; p7 `在他看来,通过挖井这种“最笨拙”的方式,在坠井周围破土挖掘,直到挖到坠井者坠落的位置,也许是这次救援唯一的方式。“在网上看到新闻后,我觉得已知的几种救援方式在这次事故中都不受用,一是井口实在太小,二是枯井太深,最关键的在于无法探清小孩的位置。” h" w3 F$ H) a, Q8 R6 | C! S
+ u; x; ?' @9 c" M0 ^1 {4 @5 Z* i邓跃晖说,一般而言,使用深井救援器可以直接将井底的被困人员拉上来,但此次救援让他感到很奇怪,使用了各种探测手段,始终未能检测到小男孩的踪迹。看不见井底情况,救援器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e6 R5 X/ O/ L
; n2 P1 s5 H0 O; W3 Y- F对此,参与本次救援行动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王东升向澎湃新闻介绍,他于事发当天下午两点赶到现场,当时,可用的救援方式有挖掘、下放井下机器人、使用深井提升器等3种,但因设备使用条件受限,最终采用的是挖掘的方式。他介绍,只有井口直径超过50厘米,才可使用井下机器人。- a% K, Q; v( b9 |9 P. f
+ I, r3 r' I$ O4、枯井是否存在监管不严?4 {- I0 d3 N2 K5 {7 b/ a. f- r( A
- S1 \! ]4 W: h1 T% ^: g. N+ C事发后,聪聪的外公李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这口枯井深约40多米、井口直径约30公分。建于1997年,已荒废近5年时间。当地村民和邻村村干部表示,这些井用于灌溉,枯井后一般会回填,不知这口井怎么回事。7 L2 A6 {( m0 [. @. O/ |; w/ a
$ V7 c! v, m7 s/ H5 B! y# s* K$ |9 j' `
第一个赶到现场救援的王先生也转述孩子父亲的描述称,枯井和地面相平,上面覆盖了一张薄板,薄板上覆盖了大约15公分的土,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也看不出那下面有枯井。
6 R- L) v6 u A8 Q
+ l' I* h, U" Q5 w+ B* t& {中孟尝村村民张建队告诉澎湃新闻,该村水井较多,但具体数量不明。“井枯了之后,我们一般都会回填,我曾经参与过(回填枯井)。但不知道他(跌落枯井的男童)掉进去的那个枯井,是否回填过。”
, B. i2 X9 B$ }5 S( n, \" O2 q2 h* J0 \
张建队称,村里打水井,主要用于灌溉,约50、60亩地有一口水井,事发枯井就在小孩家附近,“还能使用的水井,井口都装有水泵,掉不进去”。他告诉澎湃新闻,在日常,村里没有安排人专门管理这些水井。4 y% p; q4 _3 S6 J6 s' o, _
8 q9 J5 _. y! `" l$ W+ B$ m距中孟尝村约10公里的赵锻庄村,农田里也同样有着数十口水井。该村村委会主任李广振告诉澎湃新闻,此类水井在当地十分常见,“只要发现水井枯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填。每口水井,我们都配有井盖。但他们(中孟尝村)是否做了这些措施,我不清楚。”
, X b0 r s7 E/ V" O9 {6 `$ A6 q/ f" S5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