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其中明确,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
8 \- K" c5 q$ g- ^% e& o" p% f& j! Y0 B4 _. Z }' q1 d- E
15日发布的这份司法解释明确,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包括在内。此外,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不服从监管、抗拒改造,尚未构成犯罪的,在减为无期徒刑后再减刑时应适当从严。
, w. b8 b" }& b& K8 f ? W1 R. w8 O: x: _1 |5 q7 {
根据这份司法解释,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减刑不超过六个月有期徒刑,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6 A, `) X) S8 h; ^; Z& P: Z g
0 q2 P5 e& W- g, T对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应当明确终身监禁,不得再减刑或者假释。
; ^$ V/ L4 f+ O, N1 J
0 d( P7 y; U- w/ x据了解,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m) z) W2 x2 _- H3 q% R4 U: z
; H2 j8 ?# f5 a2 L4 V* k6 b8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