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丹阳法院执行局为执行一起“老赖”拖欠债权人7万余元农药、化肥款的案件,一早派出10余名干警,携带两台收割机和公证人员,来到丹阳市司徒镇东贺村该“老赖”承包的稻田,准备通过依法收割稻子并估价变卖的方式,来折抵“老赖”的欠款,兑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视觉中国
. r. Y3 s2 q# L7 [' x) A+ W3 O12月1日,法院方介绍,来自安徽六安的张某自2012年开始,与东贺村签订农田承包合同,进行大规模农作物种植。去年,张某向丹阳市延陵镇的赵某购买农药及化肥,但这笔共计约7.7万元的货款却迟迟没有给付对方。在多次协调无果的情况下,丹阳法院曾依法对张某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进行了司法拘留。然而拘留期满释放、走出拘留所的张某,非但没有履行义务,反而玩起“人间蒸发”了。
& c% C8 ~/ _4 L( \: |& t: e0 X/ T* N, v% ], m9 M' J2 F
11月29日上午9时许,执行人员一行到达东贺村。此时,村里的一些种植户正忙着收割水稻并进行晾晒。执行人员就安排两辆收割机,到张某所承包的稻田里进行收割作业。与此同时,一同来到现场的丹阳市司法局公证人员,则认真地进行现场监督和评估。而一旦所收割水稻的市场价达到与被执行款金额相持平,收割作业便会停止。
$ n6 Y% h; y5 v' f
" K2 P5 b% ?4 v( |执行法官告诉记者,谁知,收割机刚下田作业不久,即遭遇几名村民阻扰,他们声称张某已将该田亩转包给部分村民,稻子所有权属于村民,不应该被执行。突遇意外情况,执行工作一时陷入停滞。最终,东贺村委会有关负责人出面保证协调解决本案被执行人债务,并提出被执行人还承包了村里的鱼塘等,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执行人员经综合考虑,选择了暂时停止本次执行活动,并将对相关承包稻田是否存在转包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 u/ x9 t* B% D: ]
+ _. ?, y/ X2 q0 i6 U& ~, s
5 ]( K, C# o) t! Q( P0 c! D0 P1 ?! }6 ~6 S2 B! ~6 N, ~9 v-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