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起,北京市16个区“两会”陆续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口“天花板”成为了各区政府近两年工作重点之一。截至昨日,共有东城、西城、大兴、石景山、顺义5个区在近期开幕的“两会”中,公布了各自未来人口调控“上限”。其中,西城区、大兴区和顺义区的调控计划在百万级以上,西城区的目标是110.7万人,大兴区和顺义区的目标为170万人和130万人。剩下两区的指标在60万至80万之间,东城区计划到2021年常住人口规模比2016年下降13%左右,控制在76.2万人以内;石景山区则明确,201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6万人以内。
$ h/ i; H9 m# _2 E2 x" |1 b
0 M& F& p$ f3 r$ A0 T' f' ]% H5 H在过去两年内,也有一些区迎来了人口拐点,例如东城区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下降6000人,在全市率先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海淀也是在2015年实现常住外来人口首次负增长,2016年常住人口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 {( D3 z7 {( q% B( ~5 g8 ^- ]" C* v9 [! h; A
主城区疏解腾退减少人口! x9 [- j' q7 L, e0 B- P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同区调控人口的方式也有所不同。8 B& V" r4 i) s( n3 [8 R6 ~* R
2 z" s3 m3 s4 d: f1 j! P9 t
例如东城区,是通过加强户籍管理,清理集体户、空挂户,核销、外迁户籍2.95万。该区还表示,会高位统筹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始终坚持抓好“疏”与“控”两条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算好人口和效益两笔账;建立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调控”。: K& d# l4 G; `
8 C4 f5 k$ @- ]同样属于核心区的西城,明年会集中进行简易楼腾退、棚改项目和清退出租房的方式,例如明年即将启动的新街口、什刹海、广内等地区的25栋简易楼腾退,均为外迁,共涉及800多户居民。5 I8 F @ @1 R
$ F+ J. S# H" n$ D1 R
清理违法群租房等也会是控人方式之一,在石景山区,是通过关停22个非法幼儿园,清理139处地下空间,拆除672处群租房等措施,今年常住人口实现由升转降,比年初减少1.7万人,控制在63.5万人以内。+ X+ q" @9 ^5 g/ N( H
8 |6 T$ g$ t$ s) J大兴顺义海淀 “以业控人”9 k3 j! p0 C) Q$ K9 |
大兴、顺义、海淀则体现出了“以业控人”的特征。3 [; D" K( I8 d
6 o$ k: x4 G ^
据了解,目前顺义区通过调整退出工业污染企业50家的方式,腾退土地1300余亩、疏解从业人员2900余人。海淀则明确提出,未来5年内,海淀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业态将继续有序退出,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服务功能有序疏解。人口调控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
: K- B4 G4 |$ h
: J( k8 e0 [( P b丰台区的措施中,综合提出了将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的工作措施,综合运用人口调控措施,确保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比2014年下降15%。* H( F, j% w2 e* G: F+ u0 k
# T% b* ` P" B& ~" W至于大兴区,则提出全面开展新机场人房业限控工作,严格落实限控红线标准,严防人口南移。
+ G5 ?" \* n% _" Q! |: l2 W0 X$ T5 ~0 K' C* {0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