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市政协委员、原市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病区主任、眼库执行主任姚晓明微信发布消息称,罗一笑在今天早上6点去世,她的父母希望捐献她的遗体和器官。
8 i9 v% g3 v4 _$ F& U! R" I, v4 P. n7 J |7 Y9 R
罗尔昨夜发文:女儿问为何月光不照到我们床前: w5 D. f" P$ a2 x
+ G9 n& u3 _' ]; M" W" ]2 L" u }笑笑入重症室第31天,化疗期间最可怕的大事,她几乎全都摊上了。医生、护士、文芳和我天天提心吊胆,笑笑倒是一脸无所谓,默默地挺过了一关又一关。因为常常处于昏睡状态,她只能一脸无所谓,因为喉咙里插着许多管子,她说不出话,只能默默地挺。笑笑的坚强,让自诩为硬汉的我不时泪流满面,可怜我感慨万千,却写不出一个像样的句子来,面对网友催我更新的留言,我只能装作没看到。沉默一个星期,感觉实在愧对关心笑笑的朋友,就找出一篇与笑笑有关的旧作来敷衍,恳请朋友们原谅我的失魂落魄。+ C' b" L( y2 }2 c
2 ]8 H. P/ L- L& x6 S# i5 X% {" {
中国的孩子,会背的第一首诗,当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琅琅上口,诗意也不难理解:夜半梦醒,床前撒满一地月光,恍惚间还以为是结了一层霜;诗人无限惆怅,抬头望一望明月,低头想起了遥远的故乡。我父亲是这么教我的,我也是这么教我女儿的。; w5 P* J- w: m- y
r A; {4 {8 W6 M* g E' l4 f% j/ p女儿生在南方的都市里,刚满四岁,不知道霜为何物,更不知道什么是故乡,但她知道月亮,她问:“爸爸,月亮为什么不照到我们的床前来呢?”, @5 r" @8 |2 g/ b
" T7 {" m! z- x& K% O我一愣,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一生,我住过许多房子,睡过许多床,什么时候床前有过明月光?似乎只有那四处没有遮挡的瓜棚,月光才能直接照到床前来,诗人才可以举头望明月又低头思故乡。难道李白是在瓜棚里写的《静夜思》?我不敢随便糊弄女儿,赶紧上网搜索:床前明月光的床。( @7 T& n: T! w
( y' h& e: O6 [3 g* K& I
搜索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有许多人也像我女儿一般疑惑,原来问题早有答案。有识之士写了许多考证文章,《辞海》上更写得明明白白,床前明月光的“床”,并非睡床,而是水井围栏之井床。诗人坐在院子里的井床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一点也不别扭,顺理成章了。8 y! K* ?; @3 W7 V8 ]* O- \ P- z
$ D4 s2 {% I. h' X. D, F0 s从前,我还疑惑过另一个“床”,“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卧室里的床边为什么会有青梅?此时也迎刃而解,原来也是井床的“床”,井床边栽着青梅,太寻常了。
% u) b7 H, O) B. \* e6 e) E# C( b7 t: `$ J' V9 m
查完答案,我赶紧向女儿道歉:“对不起,爸爸错了。”! ^$ H c: d: x' k( f, d- C! r
4 B1 P* u, h5 N, o! C; z) H
女儿模仿幼儿园阿姨的语气说:“没关系爸爸,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吧。”
+ F# S# r5 u( P& R- x$ m* M
, j1 H: g0 h# v老婆趁机教训我:“你呀,少自以为是吧。不是所有人都像女儿一般大方,一再给你机会的。”8 A7 h8 Y" |; X7 N* c+ e) P) o
3 X# E# z, C, {0 `9 D1 g3 I
我“哼”老婆一声:“难道你不是这么自以为是的?”
& F0 N; m9 M. \7 E6 I4 t- e1 p& ]6 H& q6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