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形式,在商周时期已分“文舞”与“武舞”二种。中国舞蹈通常又可分为民俗舞蹈、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等。 一、神韵──中国舞蹈的灵魂 在上古神话中传说着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长鼓”舞,女娲造人时创作了“充乐”舞,伏羲氏时代有了“扶来”舞,而神农氏则命刑天创作“扶犁”乐舞。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 中国舞蹈的形式,在商周时期已分“文舞”与“武舞”二种。中国舞蹈通常又可分为民俗舞蹈、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等。 汉.舞俑 中国舞流传和延续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中,古代的“乐”,往往是指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都是合乐的歌词。因此有了“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之说。即是说《诗经》三百首,可以诵颂,可以弦弹,可以歌唱也可以舞蹈。 其后历代诗词,既可以配曲演唱,又可以闻之起舞,这是中国古代艺术“礼乐一体、互容互通”的特性。中国传统的艺术着重于内在精神的表现,以形写神,重视神采和气韵,充分展现的就是艺术家自身的人品修养。 魏.彩绘舞俑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 “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才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核心语言,具体地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韵的元素,如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横拧等,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音”──基础符号; (二)、身韵的主要动作,如:“云肩转腰”、“燕子穿林”等,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辞汇”; (三)、身韵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意象,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义” (四)、身韵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等“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法”。 这些方面构成了身韵语言的内部结构,加上身韵“形、神、劲、律”的表现方式,使中国舞具有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学。
, J6 M0 U. [; I9 a& l6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