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论坛—常州最大的百姓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9|回复: 1

[网络热点] 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后烧炭自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源:微博再次无奈地见证了年轻生命的消逝。7月15日凌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管学院一名李姓大三学生,通过定时发送工具,连发18条微博作为遗言。15日下午,该生在学校宿舍内被发现,发现时已经死亡。从其遗言来看,这名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在英语六级考试中作弊被抓,学校给予其取消学位的处理决定。该生不能接受,绝望之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记者 陈学超 核实报道
' ]/ t. y2 E. _. Q& h  “我这一生,没有成就,唯一的感受就是很累很累”
: d0 J- x- x% `& G% K8 |; s8 X  “当你们看到时我已经走了,希望能得到解脱!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成就,唯一的感受就是累,很累很累很累,我不想再痛苦的挣扎了,我唯一的遗愿就是人们能互亲互爱,夫妻和睦。若有来生,我愿是大海深处的一块岩石,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静静地……”7 \9 i2 A! s) e  f+ H
  这是李某于15日凌晨,通过微博工具定时发布的最后一条微博,也是他向这个世界的最后告白。内容令人感慨。
% L) z* c3 w: n4 q- p* R  昨天中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证实,这名学生已于15日16时被发现死亡,地点是其在学校的宿舍。“我们从微博上得知消息后,老师便开始寻找这名学生,最后在学生宿舍里找到了他。当时已经死亡。”该负责人介绍说,死亡学生姓李,为该校经管学院大三学生,去年9月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该校。( L9 S5 T  t/ \1 t/ i- K
  当地媒体透露,事发前李某在宿舍中点燃两盆木炭,并且将宿舍的门窗紧闭。* Z  Y8 s* Q9 {0 ^
  从微博内容来看,这名学生至少在7月10日就流露出了轻生念头。当天,他在微博里留言说:“我没想到,我在做准备这种事的时候居然很兴奋,好像十万个毛孔都张开的那种兴奋。”7 ~3 o4 x+ G0 b$ T9 ]7 Z
  在更早之前的微博中,他还多次转发网友“走饭”的微博。“走饭”是一名患有抑郁症的网友,较早之前在网络上选用同样的方式向人世告别,在网友中引发强烈关注。
! O. E" C" O; p  “一次作弊就毁了我十几年的努力?”
, r6 m; V  |4 c1 d; p6 y  李某在微博中透露,自己选择离去的最直接原因是在6月16日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作弊被抓,学校给予他取消学位的处理决定。这让他感到不能接受。. g, `$ d0 d5 k4 ^: ^, C3 D
  “我是不对,但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我一生从未犯过错误,仅仅一次的错误,为什么就不给我一个机会?”
5 W0 B, a- t4 O/ K) X; r7 \  该生在微博遗言中写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对于死刑犯都可以缓期执行,为什么学生就不可以呢?若是他屡教不改你严惩,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对于一个从上小学起就老老实实的学生,就因为一次的作弊就毁了他十几年的努力?”
4 U% b) c5 U  y: Q5 O  “我希望中国的大学能制定一个合理的、给初犯的人一个机会的(而)不是动不动就取消学位证的,最后又拿钱换证的管理措施。毕竟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监狱——用来惩罚人的地方,也不是公司用来盈利的地方。”  g; q, v* ^3 g8 K+ ^- ~1 K# X5 u
  该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确认,这名学生确实在六级考试中作弊,而被学校给予取消学位的处理决定。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做出的决定有据可依。同时,他否认了该生无取得学位可能的说法。" [. N' H% m2 p1 z$ m; h* l6 ~
  “做出处理决定后,校方一直和他保持沟通,还是有补救措施的:如果他在最后一学年里表现优异,学校还是可以考虑取消这个处分。”该负责人说。4 a+ X$ M: V7 ^
  “为什么没有一个阳光下的解决方法呢?”
; G( R% m: m- R! q: D$ }  尽管校方表示,这名学生仍有挽回自己学位证的可能,不过,从该生留下的微博遗言中不难看出,他对此并不抱希望。
6 \& X3 g$ [1 b  “对于像我这样已经大三的同学(来说),学生手册里的补救办法仅仅看看而已,根本无法实现的。”
) b# _( [0 K/ n( [  “除非最后拿钱。”李某说,“现在同学们都知道,这种情况在学校里要不最后家里拿上万块钱找人,最后正常拿证,要不就没有;或者是有一个好的系领导最后让你晚拿一年证,再多交一年的学费,这都是大家不说的秘密而已。呵呵,哪里都有潜规则包括学校。”
( X4 A5 d: X; v( a  “最后是他拿钱我拿证,这样有意思吗?为什么没有一个阳光下的解决方法呢?”李某在遗言中问道。
* f9 w% P: a4 K0 m% @9 |' S5 D9 J  对于学生靠“潜规则”拿钱“消灾免祸”拿学位证的说法,校方予以否认,称这种现象并不存在。, a/ c8 J7 N) K7 i5 w% `' N" h
  “读了十几年的书,我不希望到头来变成罪犯”
* S! }/ g4 g- m  离开人世之前,这名学生险些铤而走险,走上一条彻底的不归之路。# m- Y$ S# ]% x, V, Q% R
  他在微博中透露,自己受到处分的几天时间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报仇。“我甚至把抓我的监考的姓名、公寓和电话都找到了,甚至还准备好刀了,打算捅了他再自杀。”
& U0 M. r! g8 t% C  “也许有人会很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在考试之前,他的弟弟我的同学给他打招呼了,到时照顾我一下,没想到,他当时答应了却在考试时抓我,讽刺啊?”他解释自己的动机时说。
* v3 L3 k) x7 T8 ?. I# u  不过,他最终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因为“不想最后以一个罪犯的身份走,读了十几年的书,我不希望到头来变成一个罪犯。”6 M! J1 Y, u. o5 h+ Y) \
  “希望死后捐献遗体”# h* G1 O0 h$ H# V+ R3 z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尽管已决意离开,但李姓学生仍愿意最后一次为这个社会做出点贡献。他表示,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
9 E, N* E  m0 O# m6 ^  “我死后,自愿将眼角膜和头颅以下的遗体献给黑龙江省医学院,若可能的话我希望遗体献给哈医大,毕竟我与哈医大也算是邻居,我以前经常去哈医大洗澡的。最后一点我希望我的头颅化为骨灰,撒向大海,以洗清我的罪孽,净化我的灵魂!”
% C8 F# j3 i% k& ]3 k: K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这名犯过小错的孩子,还不忘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一个“过来人”的忠告和建议。他建议填报高考志愿的学弟学妹们,“选一般性的大学以在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学校为先,这样你接触的信息,你的视野,你所拥有的资源,你就业的机会与质量也会比他人更高;选专业以技术类优先,经管院的管理类专业大部分是学校用来增收的,除非你家能给你安排工作或者你就是要证的。”
1 `0 B8 ^3 L- K# s4 ?* H  “我唯一的遗愿就是人们能互亲互爱,夫妻和睦。若有来生,我愿是大海深处的一块岩石,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静静地……”
+ e( m: H0 K! B9 i5 ^# T  这是这名选择匆匆结束旅程的孩子,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告白。' D- l2 T5 \% j0 \% t9 a' K
  “你不是坏学生,为何要结束生命”
+ B0 [( H& S& ?' `% K2 J, r2 n  @ykhbtgo:你太年轻了,经历的太少。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真正要做出来。这点挫折就觉得委屈了? 谁不犯错呢?谁又不在逆境中想法挣脱出来?如果你的大学真如你说的那样(用钱买罪恶),没有它学位也罢。真正在社会上混,靠的不是一纸文凭,是能力。
" Z/ H* `0 {6 e# q, M  @上官小A:其实,什么事都能过去的,而你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了逃避。下辈, 好好生活不要轻易放弃,安息。
! B+ h, q6 u, \3 d. X- {2 G2 ?4 n  @DJ-吴强-:可惜了,我们没有及时的发现没有及时的开导他!孩子走好吧!你走的很极端但已成事实。只能说愿另一个世界你能够开心!奉劝所有极端的人一句话: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x  b1 q  s( h5 M: I: c
  @蓝天哈尔滨:谁都有一念之差的时候,学校应该给一个学生能做到的改过的机会。希望校方在管理上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不能仅靠严厉的处罚条款来简单地处理问题。! U+ p& d+ |  n  R2 P0 j
  @中火车:可以看出你不是一个坏学生,真的是教育制度害人啊,一次作弊要毁害终身。既然你已经有了改过自新的觉悟,为什么要结束生命呢,你的家人朋友该有多伤心。
) s! N# S# L. I/ ?9 c3 x) M, e6 u* [8 T1 R! A( _- V' ?
发表于 2012-7-1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5_1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北京秋花无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州站(QQ1415467672,1023578465)|西太湖论坛 ( 电话:18115021719 京icp备12035374号 经营性许可证:京icp证120520号 )

GMT+8, 2025-8-19 06:01 , Processed in 0.0560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