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港独”猖獗 香港要补补历史课了
上次侠客岛的文章中提到,香港回归多年,中国历史依然不是必修课,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热议。巧的是,岛叔最近参与了一项调查研究,对香港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刚好可以把这事儿说一说。现状
至于在香港,历史到底算不算必修,我们等会儿再说,先看一组数据。
在岛叔参与的调查中,香港中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知识贮备要低于预期。具体一点讲,“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这个问题,一共向来自80所香港中学的学生随机发放了三百余份有效问卷,只有27%的人能准确答出“1949”。而在向深圳中学生发放的问卷中,同样的问题,能正确回答的比例要高得多。
问卷里,一共列出了五道基础性的中国历史题,内容包括古代和近现代,香港中学生平均只能答对1.43题,而深圳则能答对2.66题。
深圳和香港,同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原因,还是要从教育说起。必修与不必修,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历史
在香港,历史学科共分为两个互相独立的科目,一个是“中国历史科”,学习中国古代到近现代历史;另一个是“历史科”,主要学习世界历史。这一格局在1960年左右就已经奠定,并延续至今。
在70年代,中国历史科被设为初中共同核心课程,通俗点说,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和中国历史并列的,还有中文、英文、数学三门课程。中国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993年,香港开展教育改革,将历史科设为“人文与社会科目”中的五个子学科之一,初中生必须选修包括中国历史内的两门学科。自那时起,中国历史不再作为一门必修课存在,地位逐步降低。
不是中国人,却写中国字 不懂历史就没用未来 他们自认为不是中国人,请问他们又是哪个国家的人?其实也真不一定是中国人,因为他们没有确切的祖宗和根源,骨子里流淌的部分血液是殖民国家的,不过也不一定是殖民者的真正后代,仅仅是殖民者的狗奴才而已,生就一副奴才样!不管把他再怎么当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也没有用!奴才就是奴才! 绝望出个二十八,合擦擦,买擦擦,买了两个十字架,合了一个矛擦擦,矛擦擦,擦老马,卖不出去,再合它,结果出个十字架,擦擦擦,我类个擦,再也不信二十八…… 美女对一老头说:我不嫌弃你年纪大,就怕你死得慢。 自从打这之后,机不死了,网速快了,电池也耐用了,流量也无限了,积分也涨了,山寨也变正版了,感冒也好了,精神也抖擞了,泡妞也顺利了,查查话费还多出了几百块!顶一顶才一秒钟,太值了。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