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王 发表于 2016-12-25 17:29

国企骨干人才流失现象加剧:已成民企“黄埔军校

以某中央级国有保险集团为例,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班子成员走了1个,直属单位领导人员走了5个,直属单位总部部门级管理人员走了12个;今年三季度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离职现象多见

制度僵化导致分配制度不健全、人才上升受阻等是人才流失的主因

要营造良好的 干事创业环境,从制度设计上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采写记者 / 陈灏 王炳坤 杨毅沉 李美娟 叶锋

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已逾一年,在各项改革措施中,员工持股政策引人关注却落实缓慢。记者在部分省份调研发现,近年来国企人才流失现象有所加剧。

基层企业负责人认为,国企制度僵化导致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人才上升受阻等现象,是国企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国企不仅需要员工持股制度,更要从制度设计上加强对人才的重视,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国企骨干人才流失加剧

“新来的大学生,我们连探亲假都不敢给,怕一回去就不回来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一位作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我们这样诉苦。常人或许很难想象,国企也会有这样的烦恼。

他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去年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一共进了3位大学本科生,春节同学们聚会之后走了俩。他说,这两年钢铁、煤炭行情不佳,企业发展不好,留不住人很正常。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假期跟老乡、同学一比较,心理落差大,辞职不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的困扰,在国企中并不鲜见。《瞭望》记者调查发现,近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进新人走骨干”的现象,在与民营企业的同业竞争中,国企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加剧,特别是金融、贸易类业务部门离职率上升明显,即便是央企、上市公司,也难于幸免。

以某中央级国有保险集团为例,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班子成员走了1个,直属单位领导人员走了5个,直属单位总部部门级管理人员走了12个。今年三季度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也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离职现象多见。

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虽然人才流失在抚顺石化一直存在,但最近3年情况愈发严重。抚顺石化烯烃厂原副厂长白炜是一名技术能手,前年主动提出辞职,抚顺石化提出将他提拔为正处级干部,依旧没有留住他。白炜到民营企业工作之后,年薪达到100万元,是抚顺石化处级干部的4倍左右。除白炜之外,抚顺石化还有多名副处级以上骨干员工跳槽到民营企业。

除了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一些企业基层的技术骨干、核心员工流失也十分严重,通化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孙毅对记者说,由于国有钢铁企业收入下降、发展前景不确定,很多车间的业务骨干都选择离开通钢。他说:“可以说,走了的都是有能力的,不想走的人都是现在走不动、走不了的。”

“我们已经成为民企的‘黄埔军校’。”一家地方性创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进来的都是应届大学生,但是“练完级”都走了,在国企工作过之后去民企很吃香。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挖人,专门向国企的业务骨干和优秀管理人才“下手”,非常影响国企职工的积极性。而骨干员工跳槽到民营企业,不仅待遇更好,政策环境也更为宽松。如今,公司已经鲜有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员工了。

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人才外流十分担忧。中国五矿集团董事长何文波说:“一个中层干部去民营企业工作,收入至少翻两番,两年就可能把原先工作十年的钱都赚回来。现在改革向前推进,必须解决对人才的吸引力这个事情。”

瞳孔女孩 发表于 2016-12-25 17:50

是国企员工,我有发言权。是的,人才流失严重,因为干活的永远是你,提拔的永远是亲戚。

死神 发表于 2016-12-25 17:51

民企收留国企的人看中的是官场资源,要说实际能力,呵呵,只怕不要工资民企也不会收留那些人,还特么黄埔军校,看中他们好吃懒做混吃等死啊

正义的消防员 发表于 2016-12-25 17:51

我完全赞同,我们公司是一个大型高科技国有企业,一个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一个月拿到手的也就3000块钱,来了没两年就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个,能留下60%就不错了。过去工资一直低,公司这两年效益好了有能力涨工资了,可国资委又控制工资总额,即使完成绩效考核目标,也是以过去的工资为基数按百分比涨,岂知2000的10%和8000的5%有可比性吗?脑残,难道工资低的,茅坑没蹲好的就活该一辈子拿低工资?

物是人非 发表于 2016-12-28 11:47

这是一个黏乎乎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汗水的味道;人们就象虫子一样,四处躲避着阳光;汗水侵蚀着衣裳,心脏快要冲出胸膛;我的睫毛实在不够长,遮不住我的眼睛,也遮不住这阳光,遮不住这世界,也遮不住我内心惶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企骨干人才流失现象加剧:已成民企“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