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刘腊英 赵荣美 记者 郝勇)2014年7月9日,成都暴雨致武侯区棕树南街一处停车场发生塌陷事故,4辆轿车连同地面上的几棵大树一同坠入数米深的基坑内。( c' a" x6 H- S2 Z: x z% c, m
, v+ `9 Q8 }( t( U+ H4 b
2015年7月9日傍晚,成都市二环路北三段一小区发生地面塌陷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p3 Q9 f; L' h5 v$ \8 L! J
0 p. h% x, O" X1 D8 g
2016年3月6日下午,成都市双化街发生路面塌陷事故。事发时,一辆出租车陷入坑中,尚无人员受伤情况。
. |4 m! c- R i0 \. G1 z% K0 [ n) i7 [7 R5 |
近年来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究竟原因何在?高层建筑、地铁,在成为一座现代城市的“标配”的同时,是否也在威胁着城市的地表安全?
6 u O% X% V- g! k, K* b/ B+ A2 r( v# c
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听他们来讲讲这些埋在地下的事儿。
: @( \( E2 }* ^4 A) y# j8 u/ _- l8 W4 P$ i$ m9 N8 p6 U
成都沉降最快 最大的地方是1.4厘米/年( z& a& G! N, @0 \
& R- o/ t2 n" Z6 Z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作安排,由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负责重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项目任务实施,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工程师孙晓鹏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从2013年至2015年,他一直在参与成都、绵阳、乐山和都江堰4个城市的地面沉降监测工作。
3 u; ^$ P# Z2 }+ _7 D) w ]1 t
/ |+ M! C0 l% x$ O4 D孙晓鹏介绍,重点区域地面形变监测工作从2013年开始实施,我们主要以高分辨率雷达影像COSMO-SkyMed为数据源,采用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完成对成都、绵阳等4个城市的监测,监测精度可达到毫米级。
5 V& m& v6 m3 ?+ d. R( {! n K% t* n5 b9 h- {
“我们发现这四个城市中,成都市的地面沉降速率是最大的。”孙晓鹏告诉记者。" Y, K: J5 k4 U/ ^' S& d5 J
; f. [4 c; s! s7 M
以年沉降量来表示形变速率,在历时两年的监测时段内,绵阳市、乐山市、都江堰市主城区总体沉降量不大,成都的年沉降量最大的是2.2厘米/每年,最小的是-2.8厘米。
) H! W, {! F4 i' I) H7 t- O1 E
% @* T" b, ~. n+ y追其原因,孙晓鹏说:“主要造成成都市地面沉降的原因是人为原因,就是房地产的开发和地铁的修建。”近年来,成都以每年新开建一条地铁线路的速度在进行地铁的建设,同时房地产的建设也非常迅速。这些频发活跃的城市建设活动是造成成都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8 a, }. O! W$ v) m; w7 t
- X1 [ W! o; I5 T5 }通过监测发现,地铁穿过的地区形变速率要明显的高于其他地区,“形成一个凹的感觉,地铁线路在盾构之后会有一个较周围更大的地面沉降”。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物建设,地基施工需要抽地下水,同时,建筑建成之后楼会有自重,也是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
8 \$ _) J+ m2 |! e" |* V' |+ t. `9 ]/ j; n/ e H' y1 N3 @7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