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崇尚安居乐业的中国人来说,房子是梦系神萦的温暖目标,房子也日渐成为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在追踪楼市调控新政一个多月效果之时,人们同样追问,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轮房价上涨?: p* h" y5 q# I
, T) } A. t9 ~* s) \红色警报:“买房杠杆高,买地杠杆更高”* _8 N) X8 w, `6 H% O9 K. g+ F
i, `6 o2 X- ]7 u- e$ U
如果说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客观原因,那么巨额资金涌入楼市则与这轮房价迅猛上涨直接相关。5 d, e& V& p7 ~0 I. \3 i6 ]( _
2 D& g- Q" i/ Z1 t0 t# m6 B; Y) `2 l
“居民加杠杆购房和企业加杠杆购地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过热的主要原因。”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说,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去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地价房价轮动上涨,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宽松有直接关系。
+ p" |- t }6 Y/ |- A
/ L0 b4 B' }2 S W5 J. A8 d [5 X从买房端看,住房信贷宽松是楼市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2 v) [ f6 D' m6 f4 Z h
3 q5 V0 M$ a) F8 B据央行统计,今年9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33.4%,显示居民购房贷款增速之快。比如,在深圳,截至9月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已超1万亿元,相比2014年底翻了一倍。( v8 {6 ^8 Y8 @7 ~: z( K9 b
$ L5 f4 ?5 J. r& @4 C相比“买房端”的高杠杆,更需警惕的是“买地端”的高杠杆。: D5 y$ }) N) K* i6 P
5 U4 j2 K# E' M: c# y/ `1 T" j今年8月,刚将总部从福建迁至上海的房企融信以溢价139%、110.1亿元的总价拍下上海静安区一宗3.1万平方米的地块。让外界诧异的不仅是它所创造的惊人楼面价,还有这家企业的“胆量”。根据其中期业绩报告,融信今年上半年的合同销售额为132亿元。
2 B# s0 M$ [/ y* I: q! N; Z
' J# P6 Z6 X( o/ \/ `8 d* ?) p; Q房企凶猛拿地,巨额资金从哪里来?
7 ?+ a, O2 r7 M
: i |0 ?4 h9 D* o( I' I2 z“买房子起码还交首付,而有些地方的房企根本不掏自己腰包拿地,全靠从金融机构融资。”一名长期研究房地产行业的专家说。% E! p' p9 _9 P1 D( l4 j: Z" o1 {& f
+ \3 h+ q6 k% o' g3 H8 A6 }& E7 ]2 f
记者从一些金融机构了解到,按规定,房企拍地应该拿自有资金。但近年融资普遍,房企配资一般都在三七开,房企自有出资占三成,配资占七成。现在一些房企连自有出资部分也从金融机构解决,房企引入银行、债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保险等资金来拍地,已成为业内潜规则。6 G1 J( V4 y* z* }& B
0 D* D4 r- f# e7 p如此配资导致房企负债规模不断上升,盈利状况下降。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132家房地产企业合计营业收入为8780.5亿元,而净利润只有687.8亿元,平均利润率跌至7.8%。而今年上半年,130家房企的净利润率还在8.15%,即便成交惨淡的2015年前三季度利润率也有10.1%。# f' ^+ J* P; W- M0 y5 K' ?. u
- H. o! b7 [. a+ w" r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4 ?3 {4 V( f& h; `3 `" I
% [# R: O' T. e& x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本轮房价上涨的背后,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共谋,迟迟不肯出台提高首付率等市场化手段,一些地方甚至等到财政收入任务差不多完成了才出手调控,对这一趋势应该警惕。# k. F8 I W e& ^1 C
5 E, N7 q% ?: o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已开始既调控“面包”,也监督“面粉”。在近期调控中,上海等地已出台明确政策: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不得使用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等。不少房企已开始调整项目上市节奏,拿地趋于谨慎。
/ q' A# c5 a a! y- R' i3 H2 u N8 `
8 O A! | k3 E( y7 ?$ ^金色诱惑:割舍不下的“地王”盛宴5 z, j6 g Q0 G: z) c
( ?& P7 v" j: ^3 H
各路资本涌入楼市,土地是围猎的对象。2016年多地上演“地王盛宴”,成为本轮房价上涨的风向标。
# H8 s$ e5 A; e
, W0 X# M p9 `" b) Z“今年济南东部先后出了两个地王,地面价格从每平方米7000多元直线上升至9000元左右,导致房价从年初每平方米八九千元上涨到约1.6万元。”济南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副会长张鑫恭说。
$ u4 B' i2 y9 l1 N' ^4 }6 l' A d$ n6 A/ ^9 i! L: d9 d! o
“地王”的出现,无形中给周边项目带来“坐地起价”的即期信号,更导致未来涨价预期。在舆论炒作下引发民众恐慌,造成开发商待价而沽,捂盘惜售,房价上涨势不可挡。" ~ r; h9 _2 c2 V! s
8 ?. r- P& H9 A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而去年同期降幅超过25%。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土地出让面积同比下降4.8%。这种“价增量减”,意味着地卖得少了,成交价却更高,凸显地价涨幅之快。
n" v+ u2 s# \) p+ c6 V- _7 O$ {. h( ?# [7 ?" |
值得警惕的是,今年一些热点城市地价高涨,加大未来市场风险隐患。对于地价快速上涨,一名房企负责人直言,如果说房价是一日千里,地价则是一日万里,开发商入市要谨慎小心。
1 h9 Q# b$ \7 [ [) x' A/ H
9 i, \) _& w. ~- t C中原地产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今年住宅土地楼面价同比上涨72.2%,二线城市涨幅达到86.7%,远超房价上涨幅度。而据万科最新公告,其持续观察的北上广深以及杭州、南京、武汉、东莞、苏州等14个主要城市,三季度土地整体成交溢价率攀升至111%,创近年来新高。$ U* d2 N7 X3 i$ V% c
0 x. H3 a z* K# m
“买地的价格越来越高,摆在开发商面前就只有一条路——房价除了上涨别无选择。”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说,这一现象暴露出当前土地市场非常严重的垄断性。, Q* R0 j8 c# r+ n5 P/ D
. h' W2 w6 ]' T8 ~1 ^
“地王”频出,令房地产企业承压。近期,为摊薄风险,万科、绿城、融侨等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加入高价地股权转让潮,楼市剧情的反转,暴露出拿地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 F5 D. q9 w t& |: {6 ]( V# ]) m
* N" R7 S1 l$ b) ]6 m) E; @8 g% B10月中旬,信达地产发布公告,宣布稀释杭州滨江奥体地块50%股权,融创中国和滨江集团分别持股40%和10%,三方合作开发该项目。这一今年5月123亿元拍下的全国总价地王,当时溢价率近96%。
7 D) a$ q/ ]9 F& D% z3 @ }, K+ S0 e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预期的走低,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新地王”项目很难再出。但周而复始上演的“地王盛宴”背后,一些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引人关注。
& p3 [+ G. @. a5 H
^5 U8 C( c: Q% B) v4 n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说,一些地方政府既是土地市场的唯一供给者,又是房价的最终调控者;既是抑制房价泡沫的“刹车”,又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油门”。近期高涨的土地出让金及一些地方政府的“饥渴式供地”模式凸显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6 T# J- A6 k% @' {+ e o8 K
5 y8 P1 n5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