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象一团麻,生活又象无尽苦与乐的交叉,总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个结系下。 有了孩子之后更加感慨生活不容易,物质与精力双重的压力时常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每天忙孩子之外,还有忙碌的工作,再加上老公又常常出差在外,我一个人扮两个人的角色,几乎没有一天能好好休息过。身边没有一个人帮忙,累的程度是可以想像的。
有朋友就劝我说,你把孩子暂时送到她姥姥或奶奶那里,让老人帮你分担一下,千万别把自己累跨了,这样你也能稍微歇歇,让老人也享受一下天伦,不是一举两得吗? 朋友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事情关系到孩子,我必须要听听孩子的想法。 有一天,我试探地对瑾梦说,“妈妈把你送到姥姥家住几个月行吗,这样可以节省许多钱,然后给你买吃的,买玩具,好不好?” 瑾梦马上害怕地说:“不行,不行!” “我不离开爸爸妈妈,我不要玩具了,我不要好吃的了,妈妈别让我走。我不走,我哪里也不去!” 孩子说完这话,大眼睛里就蓄满了泪。 我的心顿时一疼,象被什么揪了起来。
紧紧搂着孩子,轻轻拍着她,安慰她:“不去了,不去了......”之后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说句最实在的话,把孩子送到自己的父母或公婆那里去带,我真是舍不得,我宁愿累,我宁愿苦,也要和孩子在一起,没有孩子的日子,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过! 从孩子激烈反对的表情上,我知道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离开妈妈,姥姥奶奶即使对她再好,也不能代替母爱。说什么叫让孩子离开我去姥姥或奶奶家,自己就能节省许多钱,可是孩子不在身边,孩子不快乐,节省下来的钱又有什么意义?我为自己这个愚笨的想法很懊悔,很自责,可仔细想想孩子的快乐重要,还是钱重要?如果孩子离开父母去隔辈的老人那里,孩子就一定会快乐吗?没有妈妈的日子,玩具又怎么能让她快乐起来?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并不是为了暂时的金钱就要让孩子从小处于焦虑的分离中。
可是许多留守儿童都处在这样的命运中,他们的父母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那里,让老人帮着养育的不在少数。他们的想法和我刚才的想法一样,紧张的生活,高额的育儿费,这些一度让家境平平的父母们头疼。孩子如果是尚在幼儿园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接触早教课程,所以一两年把孩子放到公婆或自己的父母那里照看,是不会耽误孩子将来学习文化知识的。这样既可以缓解一下年轻父母的压力,也能节省一大笔开支。这是许多让孩子从小就离开自己的最实在,也是最无奈的想法。
但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亲子的重要性,在他们眼里,孩子有自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养育就够了,不会有什么亲子的障碍,至多就是孩子想妈妈爸爸而已。有的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常常一走就是一年,只不过是想多赚点钱,只不过想将来能更好的改善孩子的生活。孩子长期和父母处于分离状态,那种焦虑与想念,那种无奈与期盼,那种孤独与抑郁寡欢,想想就让人心酸......只是这样的生活往往会得不偿失,有什么比孩子感受更重要?金钱和爱哪个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生活可以慢慢改善,失去的亲子之情却往往难以弥补,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