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得很快,每年都会添好几套衣服,可是转眼到了开年,小裤腿小袖口就像是给魔法师剪去了一截,再也穿不上了。 穿不上的衣服我也一直留着,一则是那些衣服都很好,好多都跟新的似的,二则总觉得那些衣服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不舍得随随便便就扔掉。说到底自己是个念旧的人。每年都会将那些衣服拿出来晒晒,一边晒一边会想起当年女儿穿某件衣服的情形,那些过往像电影镜头般从脑中闪过,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就这样一一闪现。 偶然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位博友提供了一长串边远地区孩子们急需冬衣的信息,上面留了地址和邮政编码,有的还有电话号码,但大多数没有。细看了一下,分别分布在**、西藏、四川和宁夏等地的小学生们,需要的衣服最好是棉袄,毛衣也行。于是,将那些地址抄下来,打算将女儿的衣服寄出去。 收拾的过程充满了不舍。原本想着不能将女儿的衣服留下,至少应该每年的留下一两件,否则将来等她长大了什么记忆也没有。但是一想到多寄出一件衣服,也许就可以多帮助一个孩子,于是便将她不能穿的衣服统统打了包。从超市买了三个特大号的方便面纸箱,每一个箱子里塞了又塞,直到塞不下为止。我一个人扛不动,还让家里那个劳力帮着扛上了车。到邮局一秤,三个箱子的衣服总重量超过了四十多公斤,开车到邮局一过磅,光是邮寄费就花了我300多元。当时心里还小小的心疼了一下:一顿美餐没有了。但是,一想到那些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孩子几天之后就能穿上这些衣服,若每人分一件的话至少可以温暖数十个人,立马心里释然了,少吃一顿就少吃一顿吧,权当是减肥! 打那以后,几乎每年秋天我都会到邮局寄一次冬衣,如果这一年没去寄过,心里便感觉似乎这一年中还缺了一件事没有去做,除了衣服,还有过冬的鞋子、帽子和围巾之类的,凡是能够保暖的衣物,放在家里不准备再用的,一起寄出。相比于第一次,后面的量相对少一些,所以邮寄费也比第一次少了许多,大约每年在一百多元。 那些冬衣已经连着寄了好几个年头了,每年都会寄往不同的地方,虽然没有收到过任何人给我的回音,也没人给我写封信或者打个电话对我说衣服他们收到了,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收到了,否则的话如果没有收到包裹应该退回吧?我坚信那些衣服一定是穿在孩子们的身上的,不是穿在你的身上就是穿在他的身上,只要它们在冬日里能够温暖那么几个人,是我最大的心愿,做些微不足道的好事原本并不奢求别人回报什么,做了就是做了。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在每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里,无声地诉说着这个世界是温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