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论坛—常州最大的百姓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2|回复: 3

[说身边事] 逾50万国考报名者最终弃考 烧脑试题在考察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28日发布的数据,在日前结束的2017年度国考笔试中,共有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实际参考人数为98.4万人。这也意味着,本次国考的“弃考”人数超过50万人。% u+ m/ N* ]3 G
( b6 B, I- \9 [; o# G- h
7 h" `5 S; D# x

1 u3 }8 R4 C  A. L# x5 E2 i4 f2016年11月27日,山西太原一公务员考点,考生排队准备进入考场。武俊杰 摄1 H& q1 M7 W  l& v/ `

9 C" N& t0 W+ g逾50万人“弃考” 竞争比降至36:1, J# {% v( ^% B! u; ?: d7 V
8 y) A' r0 u2 p. `% n
2017年度国考,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
8 e/ D; _8 T0 Q4 L* a/ c& V$ p3 o- e
8 L7 J* W) D2 T7 l% x3 B) A根据国家公务员局28日公布的数据,本次国考有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13.7万人缴费确认参加笔试,98.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58%。这也意味着有超过50万考生“弃考”,竞争比从原来的55:1降为36:1。8 ]4 L3 X1 t3 `- o6 u

5 p# W% i& _# V6 w. H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国考一直存在大规模“弃考”现象:2013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逾38万人;2014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逾40万人;2015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高达50余万人;去年国考“弃考”人数也超过46万人。
* |/ Y& u6 m5 F0 t5 T, B" o1 Z+ V6 K, j: e3 e1 W+ ?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魏华刚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本次国考的“弃考”人数虽然偏高,但属于正常范围,参考率和往年差别不大,36:1的竞争比相较于以往也并不算高。+ S; {* j  ~% p2 h: p# O
, T. R+ E" f! T5 k6 w* b0 K  q
而对于考生“弃考”会否造成一些岗位招不到人,他解释称,若出现上述情况,通常会采取取消岗位招聘或进行后续补录,后者是从未被招录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高低进行选拔。7 L. U2 M& `, M! {* v

- @2 [" ^5 ~& I4 z/ [! q- O2 B: A. g# B

3 _( @& r4 Q2 P( C3 j: ?: J2016年11月27日,福州一公务员招考笔试考点,考生在寻找考场。张斌 摄% N7 l2 `# t7 x8 @3 F, F
% J; r7 n( n! c: E- N4 T4 Z
900多考点动用监考巡考等人员近10万' X+ t  t  e% Q$ }
: Y, m7 n* h. z3 ^
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法定国家考试中,组织实施考试作弊的行为被列入刑事犯罪。
( ?( ^0 f- j3 u# N* A9 Y2 N
: I# a! F3 ~3 V6 T6 H今年10月1日起,人社部发布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办法》,对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报考者取消当次报考资格、不予录用,并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视情形记录5年或者长期记录。报考者如果有串通作弊或者参与有组织作弊等特别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或将永远不允许进入公务员队伍。3 `5 ~# |; r2 y( J2 `7 C
2 U' F0 d6 F" ~1 s% B* D/ i
由于这次考试是《办法》实施后的首次国考,因而被媒体称作“最严”国考。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副司长彭忠宝此前就曾表示,今年笔试时,将向各考点和考场选派经验丰富的监考老师,配备身份证识别仪、手机信号屏蔽仪、视频监控等设备。
, n$ d' J. t* D' o; p: h/ h  z$ y. q8 N) u; r* Q
而根据国家公务员局28日的通报,本次国考,全国900多个考点共有近( t; h9 c# `5 N9 m% T/ D
  s" F3 R* q: o/ g
发表于 2016-11-2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考酒量?严重差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人笔试第一,面试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不是靠权力钱势拼爹、烧脑题材不是问题,题材巧妙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变通能力和处事不慌,笔试只是记忆能力而面试考的是个人的应变能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北京秋花无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州站(QQ1415467672,1023578465)|西太湖论坛 ( 电话:18115021719 京icp备12035374号 经营性许可证:京icp证120520号 )

GMT+8, 2025-8-13 13:21 , Processed in 0.0537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