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4日,一枚清乾隆“乾隆御笔之宝”玺在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被中国买家以超过1.6亿人民币的价格竞得,此新闻在全球拍卖市场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记者获悉,竞得此玉玺的中国买家,已经和法国拍卖行失联。使得此玉玺的竞拍再次成为“竞拍成功却不付款”的失败案例,令国人在海外市场拍卖的诚信问题再度凸显。
8 q$ ` P/ I* D k3 {" D
6 j/ R2 y4 Q, ~* F据悉,拍得此枚玉玺的中国买家是温州商人杜圣博。他用手机远程“遥控”助理拍下这一玉玺,以1750万欧元成交价获得,加上佣金后2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6亿元。$ u6 e/ C- Q& D
% \+ d" ~2 g6 J2 ^4 _
在竞拍成功之后,他曾经对媒体表示,目前打算将玉玺作为个人收藏,但如果有人愿意捐献这件拍品,他愿意以实际拍得的价格转手玉玺。& m O, E {, O% ~: n
! D' _0 f% Z3 h8 _$ V, j5 r: l, q
但记者了解到,虽然拍得此枚玉玺,但杜圣博至今没有付款。著名藏家刘益谦透露,事实上,杜圣博在拍卖之后三天就和拍卖公司失联了。“这玉玺我原本打算出价500万欧参与竞拍的,这下好了,丢了脸不算,同时也毁了这件东西。也不知今后如何参与竞拍。”; ^: _ n1 h: x+ t# Q' M# v
, E6 Z8 p2 L9 _. F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表示,这种拍卖完了不付款的事情在海外市场层出不求,令国人的形象越来越差。有资深藏家也抱怨,这个事件会令所有中国买家集体躺枪,不仅会被有色眼睛看,以后将会要求付更多保证金。
1 @) {( F+ ~8 u6 N! @4 |4 t3 Q; y7 u1 Y/ V
有数据显示,内地艺术品的所谓落搥成交并不靠谱,尤其是拍卖之后不付款已经成为困扰拍卖行成交结算的一大顽疾。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中国拍卖成交总额仅次于美国,但是100万元以上拍品结算率只有47%,重量级拍品交割更为缓慢甚至最终没有付款,拍卖呈现虚假繁荣。而现在,这种拍卖完之后不付款的坏毛病,已经随着中国买家传播到海外市场中去了。
0 ]* |) V& y) t. |/ C5 R
3 m4 r3 I( |4 c9 v/ S+ o4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