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1月1日上午,在浙江诸暨市同山镇王沙溪高粱基地提升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挖掘机突然碰到一块铁疙瘩,随后停止了施工。这一挖,竟挖出了一枚沉睡了70余年的航空炸弹。* [$ |3 B% C" z7 m2 O6 o
施工单位负责人不敢擅自处理,马上向诸暨市公安局安华派出所报警,接着又立刻电话通知王沙溪村党支部书记边如梓。边如梓赶往现场维持秩序,吩咐所有人员不可乱动。安华派出所所长傅迪锋得知后,立刻带领民警到达现施工场,他们一边封锁场地,一边向诸暨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汇报。同时,防爆队员也及时赶到,把情况和炸弹的照片发送给绍兴市的一名爆破专家,爆破专家一看到这铁质“大家伙”,顾不得元旦假期,一路疾驰从绍兴赶往现场。- m9 A8 N2 C& E: _ P
# q, T! `# p0 U) c3 M: Q. [
防暴队员和爆破专家都到达现场后,专业人士小心翼翼地把这枚炸弹装进一个木箱,并在周围铺满沙子。经爆破专家现场测量,这枚炮弹长94厘米,宽18厘米。据专家分析,这枚炸弹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从飞机上抛下来的,是一枚航空炸弹。从它的形状来看,威力起码有500磅,爆炸的话,150米周围的地段都会有震动感。" Q0 S. i; `) U5 K- H' {8 d# m
1 T; i! t) l( r" _专家当即决定,在远离村子的安华水库边引爆炸弹。将炸弹运到目的地后,民警在现场拉起警戒线,疏散了周围群众,在这名专家的指点下,民警将40袋沙子埋压在炸弹上方,“这样是为了减轻震感,防止发生其他意外。”在一声巨响中,这枚威力巨大的炸弹被安全爆炸。王沙溪村81岁的老人边兆富回忆回忆,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飞机曾轰炸过他们村子,当时有一枚炸弹从飞机上抛下来后,正巧搁在村里的一棵桑树上,不知为何并没有爆炸。后来,幸免于难的老百姓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大家商量着把炸弹埋到一个离村子较远、被废弃的泥潭里,这正是现在高粱基地提升工程施工现场。
t) h- n: Q0 E- s4 d& v0 m) {) }2 x- k, r$ V+ N, A, L
; y+ }3 _' y5 j& p! t/ n+ W+ u% _
3 h: x; v c;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