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正在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主题为“深化改革促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市深改办、市编办、市发改委、市国资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b2 b4 @4 c; ]
9 t" z4 j3 F2 i7 e* |- v
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透露,北京市积分落实政策的实施细则目前正在制定,人社部门也正在开发调试相关信息系统,落户的细项指标共13大类29个。李素芳表示,这项政策的执行将本着“公平公正”的工作底线,所有细项指标对所有申报人都是统一和公开的。; m4 o0 I) M# R! ]& J0 E0 u3 ]9 v
( \7 R* C( R8 _/ X: F7 r1 积分落户
; b i# C& h% l
( @& o4 ^6 |- s1 N: Q% x积分落户系统年内完成开发调试3 t) F p# \6 S2 u, R
/ ]) Z$ H& E$ A对于备受关注的北京市积分落户政策,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人社部门为了政策实施后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目前在制定实施细则的同时,也在同步开发建设相关信息系统。4 J5 O# U) n/ O
) u Z8 `2 h: l* |, N
“细则操作的内部环节比较复杂,指标体系涉及13大类29个细项指标,认定的标准目前还正在明确,市级到市、区部门20多项指标的操作流程也在进一步规范。”李素芳说。1 c8 H7 M ^/ s9 {) b+ U
2 k8 g9 a) ^8 T4 \6 `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处了解到,人社部门正在开发调试积分落户的系统,是给人才提供积分落户服务的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将于今年内完成调试,经会商市发改委,按照全市统一部署,适时上线运行。届时,北京市将正式开展积分落户的实际操作。+ n/ ^2 E$ s; q6 h1 {
1 }; }# i m" p5 v- @3 U李素芳介绍,政策正式启动前还会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在申报登记开始阶段会印发便民手册。“在征集意见时,有意见提到会不会保证公平公正,这里我想再解释一下。积分落户实施要确保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工作的底线。”李素芳说,这项政策是面向普通劳动者在京稳定生活就业的落户渠道,对各类申报人的标准是统一和公开的,程度上也是严格的。
7 p% n1 t- j+ l0 X" A& ]7 d( o' c& X2 M) v7 U7 q8 q% |
“在落户的环节我们还要进行公示。这也是阳光下运行的重要保障。在保护申报人隐私的情况下,达到落户条件的人员我们都会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策公开透明操作。”李素芳说。
$ A# ] q; H4 o! i2 j" D5 N5 U0 h' d, L" \
2 简政放权
( I0 n( v0 {2 B( f: G: r# M
6 x1 E2 O k. f# u; {% f2 N+ z+ ?3 M/ v去年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6成
3 ^+ P8 Q% f- E5 e+ }- v
B. o. d$ F) O发布会上,市编办副主任王军介绍,截至2016年底,北京全市共取消338项、下放207项、调整442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60%,同时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类别。“经过几轮的改革,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已经精简了60%,再进一步精简很难。”
- ^( v( i* m9 W2 ~6 a5 |# M7 n" D0 U" L1 P. X% l( H" a
王军表示,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所设置的审批事项包括公共服务权力事项还是过多,还有一些权力清单或审批事项常年无人问津,就是休眠事项,也应该取消,“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还需要深入研究。”+ c2 h6 o3 b) `9 C& `/ v8 ~: Y: i" t1 t
: o+ P. J: c) w
他透露,今年要探索规范标准、负面清单、告知承诺、诚信监管的模式,来取代事前的审批,“现在需要的是科学有效地管理好,而不只是用审批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市场准入的干预。用政府的减法换市场的加法。”
& ?% e( p% ^5 `1 D; ^, \. ?/ o$ x, u8 F) S" r% V
对于今年精简的领域,王军透露,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上精简,这与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关系比较大,在重要的环节和关键节点上下工夫。- \; |& y; S) ^4 @. N
. P, {. y% T9 W) b4 S" F- k
同时,市发改委介绍,北京市将持续推进投资审批领域的简政放权。北京备案管理的项目占比不低于70%,核准管理的项目占比不超过20%。备案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全部取消,通过“一个网、一张表”实现3个工作日内快捷办理。- L# a. j- F+ O% Y7 i
8 h( Z( d+ [( ?1 A5 V
3 协同发展
3 i8 k9 ~: D$ L7 o
8 N1 C8 X! z' d; G' T! _+ e9 V京津冀直接结算将扩大至转诊人员! Q; C6 m% y1 u8 [
: t' h: j- Y: r) e! g+ Z. t2017年,北京市将继续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加强与河北、天津的合作。市发改委介绍,北京市将继续加快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建设,实现京津冀跨省安置退休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并逐步扩大到转诊人员。
% f; l1 X8 K9 E: e: d9 a
+ A+ Q" h2 J, r9 h' Z0 W, `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方面,未来北京市还将实现与河北、天津的交通一卡通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的全覆盖。同时推动实施郊区客运线路的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升级改造。
4 [7 X/ r/ S. l' ]4 {
. l0 {! g1 x9 E: T0 Q3 g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记者从昨日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市通过区域化价格助力疏解,用346天时间建立起了能源领域分区域差别价格政策,先后在非居民用气、用热、用水、用电等领域,形成城六区高、其他区域低的差别价格,引导“水往低处流”。
" w3 _0 z4 R7 X" C8 B2 w. U
" `/ n8 h+ V3 U“以城六区拥有约2000张床位的综合医疗机构、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商业企业、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大学为例,若在郊区经营每年将节约用水、电、气、热方面的成本200万元左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M X- ]) u) p; ~1 ?2 D& _# g3 E) f$ A |4 U
4 人才引进
9 C* z) }/ p+ P6 b9 E# A
; }) v7 x. e; Z H0 |0 {45位外籍人才取得在华永久居留权
4 j/ p) s/ {: E5 B
) Q4 N, b+ M3 l- b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介绍,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其中涉及中关村的10项政策均为全国首创,并已经开始实施。近日中关村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试点已经结束,共有45位外籍人才获得中关村外籍人才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推荐函。据悉,这项政策为国内首次市场化的外籍人才评价引进机制。
1 p" x. ~: g' ]
+ y5 s- m. O, e4 i$ T1 u积分评估主要用于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2类群体。对于创业团队的外籍成员,要求所在企业在中关村,且本人担任企业总监及以上职务或在企业持股5%以上;对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要求本人担任企业总监以上职务或是某项技术攻关研发团队的负责人。& A/ \) y. c3 J, p3 X4 {5 T: b
6 b3 ^; e5 L) h: {( n9 V* [. `5 ]: f据介绍,评估标准围绕学历、年龄、在华工作年限、工作方式等设置了8项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相关部门对评分达到70分以上的申请人列入拟推荐人员名单并开展尽职调查,形成最终推荐名单后,由中关村管委会出具《推荐函》,推荐其到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办理。
$ a2 u6 o8 a' W. h# m# w- t, a8 v+ Y6 \" s8 M
“这项政策受到外籍高学历人才的普遍关注,共有51位外籍人才提出申请,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共42人。申报人主要为大数据、生物健康等前沿技术领域,如微软(中国)首席软件工程经理孙国政,他拥有28年海外工作经验。”郭洪介绍。
+ Z5 ~0 X* d4 f/ T! {7 ^6 m
% Z4 I' S1 _# b- b有专家认为,中关村的这项政策向全世界释放了中关村集聚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信号,也为国家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郭洪表示,下一步,中关村将做好首批45位外籍人才政策落实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大宣传,集聚更多优秀外籍人才。
4 C" v! j( B$ v( q$ C+ k9 G6 N# {& c6 `
5 Q6 G4 J% N2 W7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