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论坛—常州最大的百姓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7|回复: 16

[特色菜肴] 传统食品“豆斋饼”以及“趁热吃”一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S%X%%`{1UX3X9MQE`7N`0.jpg
要论“吃货”,常州人可以算一个,因为常州人在吃的方面是很会动脑筋的,其中这“豆斋饼”是常州传统食品中的“一绝”。豆斋饼是用白雀豇豆为原料制作的一种豆制品。制作时先将白雀豇豆捣碎成糊状,用勺子舀起一个个放在平底锅(下面是炉子)上进行烘烤一个个圆圆的扁扁的“小饼”,这就是常州的土特产“豆斋饼”。值得一提的这“豆斋饼”的制作工艺仅流传于常州地区,出了常州就难寻其影踪了,而且这“豆斋饼”一词是地地道道的常州“土话”。
G$X1{F@Y1WJY71AMEW5[E%R.jpg

后来人们发现这新鲜的“豆斋饼”不易保存容易变质,于是人们就将烤熟后的“豆斋饼”再放到油锅里“走一走”,变成两面金黄油亮的“豆斋饼”,这样既增加了豆斋饼的香味,也不容易变质。尤其是刚从油锅“走出来”的豆斋饼,加少许盐或蘸点酱,吃在嘴里还挺有味道的。
据说这小小的“豆斋饼”还有一个传奇故事,那就是乾隆皇帝想着“趁热吃”一说。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前后六次驾巡常州,有一次乾隆皇帝打扮成读书人的摸样,在大学士刘纶陪同下,浏览了顾塘桥及东坡故居藤花旧馆,觉得饿了,问刘纶附近有没有吃东西的地方。刘纶恭恭敬敬地回答:“前去不远,东直街有酒家”。乾隆一行四人,随刘纶来到一家名为“龙城酒家”的馆子。用餐时,刘纶特地叫了一大盘常州风味特产夹心豆斋饼。那上来的豆斋饼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刘纶用筷子指指点点叫乾隆“趁热,趁热!”乾隆夹上一个,咬了一口,觉得那夹心豆斋饼皮子烫,脆,香,酥,馅心鲜味透顶,连声说道:“好!好!好吃得很!”后来乾隆回到皇宫,思念常州的豆斋饼,要御厨做一只“趁热吃”来,但宫中的御厨怎么也做不出常州的豆斋饼,弄得御厨失魂落魄。刘纶得知后便告诉乾隆这“趁热吃”是常州的特产,任何地方是没有的。从此这“趁热吃”也就成了常州的“豆斋饼”的别名了,而且名气气愈来愈大了。因此以前老常州人到外地走亲戚,豆斋饼是送给在外地工作居住的常州籍人的最好礼物之一。
文先生认为,如今这“豆斋饼”虽已不是馈赠礼品了,但在人们的餐桌上还是经常看到的,它不仅是人们的家常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还是人们祭祀中不可缺少的“供品”。因此,虽说如今的人们口味多样化,但像“豆斋饼”这样的传统食品仍占据着食品市场的一角,这说明小小“豆斋饼”不仅充满着“传奇”色彩,更重要是它凝聚着常州人智慧和情结,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只有民族的,才是自己的”。

发表于 2012-12-3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了就不脆了
发表于 2012-12-3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玛 坑爹啊
发表于 2012-12-3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经常吃啊,很怀念
发表于 2012-12-3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啊
发表于 2013-1-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6_146:} {:6_146:} {:6_146:} 楼主的帖子好冷哦,都把我冻感冒了
发表于 2013-1-1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最喜欢吃了
发表于 2013-1-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会火,速速占座{:6_87:} {:6_87:} {:6_87:}
发表于 2013-1-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支持一下楼主{:4_190:}{:4_190:}{:4_190:}{:4_190:}
发表于 2013-1-3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一直很喜欢吃,现在在都不怎么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北京秋花无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州站(QQ1415467672,1023578465)|西太湖论坛 ( 电话:18115021719 京icp备12035374号 经营性许可证:京icp证120520号 )

GMT+8, 2025-5-1 02:41 , Processed in 0.0608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