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H9 S' @: X
, Q4 s" y7 u! o“有钱没钱,腌个猪头过年。”这是老家人流传多年的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那时,除夕能吃上一块咸猪头肉就是幸福。 在六七十年代,经济条件很差,老百姓买不起大鱼大肉,不管穷人还是富人,家家户户总会从公社食品站拎只猪头回去,一个猪头也就一两元,回家后腌起来过年。大年三十,老家人年夜饭的主菜就是一大盆咸猪头肉。一进农历十一月份,食品站站长吃香得很,忙着批猪头条子。那时食品站在我们生产队地皮上,父亲又是个土皇帝,别人家买不到时,我家总会弄到两三个,挂在门口晾晒,让过路的陌生人羡慕得不得了。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大鱼大肉也吃腻了,大年三十不再有人家吃咸猪头肉了,不过,在常州不少大中小饭店还有这道菜,叫“干蒸咸猪头”,而且卖得不错,价格也贵,一盘要198元。原先老百姓没有办法才吃的菜,现在却成了风味特色农家菜了,而且身价百倍,这真叫咸猪头翻身吧。 笔者住的是拆迁安置房,站在小区道路上仰头张望,常州的老百姓还有腌制年货的习惯,咸肉、咸鱼、咸鸡……也能见到咸猪头,一腌就是好几个,挂在阳台上晾晒,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感觉到传统的春节已经近了。多年来,笔者不能忘怀的就是家乡的咸猪头肉,四十余年,想吃的就是这个味。 腌制咸猪头是个费时的活,一个猪头要忙活一天。猪头拎回来后,浸在冷水里,泡软后用尖刀将表面的附着物刮清,刮得雪白的,再用镊子镊尽猪毛,放砧板上,用板斧一劈两半,挖出猪脑,摘去淋巴结等不好食用的部分,再投入水桶内浸泡,隔半天换次水,直至桶里的水不见红色,猪头里的血水全部渗出为止。然后把猪头挂在太阳下沥去水分。 铁锅上火烧热,倒入盐、花椒面,以十斤猪头一斤盐、半两花椒面为量,炒至盐呈微黄色,花椒的味道弥漫出来,把盐倒出凉透后,加入适量硝粉拌匀。腌制时,抓把盐在猪头上用力搓揉,然后把猪头码入缸中,剩余的盐均匀布在上面,用洗干净的石头压住,每两天翻一次缸,使其均匀入味。大概腌制一周时间。 将腌制好的猪头从缸中取出,在其嘴唇部位扎个孔,穿上绳子,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早上挂出,晚上收回,直至晒到猪头表面油脂渗出,肉色呈透明状,即可取回家,挂在通风处储藏。 炖咸猪头也是个费时的活。将晾干的猪头取出来,复放到凉水里浸泡,不断换水,泡得其表面变软为止,浸出肉内部分盐分,再刮洗干净。 把刮洗干净的猪头整个放入锅中,锅内放入清水,以淹没猪头为量,大火烧开,小火煨十分钟,取出,复刮洗干净,冷水过凉,谓之汆水。锅刷洗干净,把猪头重新放入,再放入清水,投入葱结、拍松的姜块、茴香、八角,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煨两至三个半钟头,用手指掐,表面酥烂即可捞出,咸猪头就煨制好了。如果此时,你走进厨房,闻到咸猪头肉的香味,一定会口水直流了。 煨烂的猪头取出后,放到案板上,趁热轻轻拆除骨头。煨烂了的猪头很容易拆骨,拿着露出来的骨头轻轻一拉,就骨肉分离了,而且分离得很干净,骨头上不带半点肉。拆下来的猪头肉趁热进行整下形。如果趁热切一盆上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夹上一大块塞入嘴中,大嚼大咽,这才叫过瘾。冷却后,切片装盆,猪耳、猪舌、猪头肉各装一盆,又可做回人了,肥而不腻,干香浓郁。 上个礼拜天买了点年货送给老娘,见阳台上晾晒了五个咸猪头,很是惊喜。母亲说我们三家的老小都爱这一口,给我们兄妹三人每人腌了一个,一个给我女儿带到南京去,还有一个留着来人拜年招待用。母亲,真伟大。二十多年了,没有煨过咸猪头,看来,今年除夕又要下厨煨制这道传统农家菜了,久违的厨房里又会咸猪头飘香,又能解下多年积下来的馋气了。 母亲健康的日子真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