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M, X6 u. A& V: Q
- A1 q8 i+ Z0 _ W; l3 [ n& q- L" ~
近日,微博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医学图谱广为流传,引发网民热议。图谱中,列出了可能增加或可能降低癌症风险的23类食物、生活方式,与15类癌症的关系。这张“舌尖上的癌症”医学图谱靠谱吗,是否有临床试验作依据?记者昨日走访了我省专家。据几位专家介绍,图谱里的大部分内容比较“靠谱”,但有些结论也存在争议。) n; d. \6 Y3 b' _6 [$ }; [9 J
酗酒伤肝伤胃 最危险的饮食习惯
1 D. }- _/ E5 x; n$ F9 v! Y 这张图谱里,食物、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用四个不同的颜色表示,红色代表“已确证增加风险”,黄色代表“可能增加风险”,深蓝代表“已确证降低风险”,浅蓝代表“可能降低风险”。: w8 k& W9 z2 L/ J8 q, R7 ?' r
记者注意到,图谱里,酒精饮料是最危险的致癌食物,被注明“已确证增加”五类癌症的风险(包括口腔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绝经前乳腺癌、绝经后乳腺癌),此外还“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 B7 {' U7 h# c8 g" Q: A1 H. Q
“酒精伤肝,这是毋庸置疑的。”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肝外科主任刘景丰介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工厂”,酒必须经过肝脏解毒。长期酗酒,会导致肝脏过度负担,发生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
k7 K, c% S4 @5 R+ Z1 e" L 王烈介绍,长期饮酒,且饮酒过度,还容易破坏胃黏膜。胃黏膜破坏后,胃失去了保护,高酸性的胃酸就会腐蚀胃,胃易溃疡。溃疡长期不愈,癌变的可能性就很大。
5 w/ V* _9 ?+ m1 v! [ 高盐饮食也会致癌 虾油最好还是少吃 z+ { l" r; T. Z' u
图谱中,“广式咸鱼”,“盐、咸食”也被列为“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食物,前者被指增加鼻咽癌风险,后者则是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o4 t* m: i" x! T! y. c* z9 Q7 J
据了解,广式咸鱼的制作有一道“霉变”的工艺,专家在用广式咸鱼喂养大鼠的实验中发现,大鼠鼻腔及鼻旁窦癌发生率增加。: ?) b8 i" B' H, _* H" n& T
我省吃“广式咸鱼”的并不多,但在福建沿海吃咸鱼、虾油的不在少数。王烈提醒,福建沿海爱吃虾油、咸鱼,这些腌制、发酵的东西都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增加消化道肿瘤的风险,是得到公认的。福建胃癌高发,就跟亚硝酸盐有关。
6 q* {4 G- A/ |5 f- I9 W7 X' i. _ 王烈说,对福州胃癌病人,他从家族病史、旁系家属追查,发现病人家属里有其他的胃癌患者,并且大多有吃虾油的习惯。过去,福州的虾油都是用死虾烂蟹发酵的,而老福州人特别爱吃虾油,一日三餐都用虾油炒菜。代代人吃虾油、咸鱼,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长年累月聚集在体内,有致癌作用。尽管现在虾油的加工工艺改进,但几代人爱吃虾油,基因可能改变,变得有遗传性。碰上过度劳累、压力大,有家族聚集性的胃癌就缠上福建沿海人。
- U! S; x2 y( X 含糖饮料最“清白”?专家否定这一结论
& K) U4 a8 G$ b3 a Z 在图谱中,最“清白”要属含糖饮料,与15类癌症看上去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含糖饮料真的没有危险吗?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 \6 v4 k& ]- K( r. g( n' f( |
欧阳学农告诉记者,人体的能量主要靠摄取葡萄糖,含糖饮料能提供不少人体所需能量。但是,现代人并不缺乏能量,喝大量的含糖饮料,再加上运动缺乏,多余的能量就会导致人体肥胖。而肥胖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加大各器官的负担,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息息相关,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所以,含糖饮料绝不能大量饮用。
$ ]- t8 s0 m6 G* d: K, ~: o 烧烤、膨化、油炸食品也是高危致癌食物
0 N5 r' s6 k# X3 K! i 采访中,欧阳学农反复强调,一定要自然饮食、健康饮食,不能吃垃圾食品。他说,烧烤、膨化、油炸食品最好少吃,尤其是孩子。这三类食物上了他的“饮食黑名单”,也是他在工作中反复交代病人的。
! k$ p: h4 Y6 T6 T, K# S* C' A$ f 欧阳学农说,烧烤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这是公认的化学致癌物。膨化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有些膨化食品会在表面加上氢化油脂,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很多油炸食品的油反复使用,也包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如脂肪肝、高血压、胆囊炎、胃病、糖尿病、肥胖,还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癌症的危险。6 a' ^: g5 {- h! E& |
) V' ?. L: |5 |/ Y U1 W
$ A. t: [! D$ t# j$ X
|